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道德模范 正文
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杨蕾:穿上白衣 就是战士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20-09-09 来源: 学习强国

  近日,陕西省康复医院重症医学科27岁护师杨蕾被评为陕西省第六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面对掌声和褒扬,鲜花与荣誉,她谦虚地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1993年出生的杨蕾是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人。平时,她更喜欢称自己为“杨小护”。 

  1月23日,杨蕾所在的医院接到省卫健委抽调骨干援助武汉的通知,她主动请缨,被选为陕西省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女儿是被选中后才告诉我的。”杨蕾的母亲是黄陵县隆坊镇卫生院的一名退休医生,“我心里特别恐慌和不舍,谁也不知道前线是什么样子,但是女儿说,‘妈妈,武汉生病了,我们一定要去救它!’” 

  到达武汉后,杨蕾在她的《“杨小护”援鄂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我有幸成为陕西省援鄂医疗救助队一员,出发武汉。” 

  

杨蕾(左一)耐心询问患者身体状况

  在武汉市第九医院重症医学科危重症2组,面对不断增加的危重症患者,杨蕾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责任感、使命感在心中油然而生,使她变得坚强起来。她时刻提醒自己,只有全身心投入战斗,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月28日,为了更好地防护,我一个人对着镜子把头发剪了,不难过,责任最重要。” 

  “1月29日,马上就要进驻医院了,穿上这身白衣,我们就是战士!加油!” 

  “N95口罩很硬,而且对我这种脸比较胖、鼻梁比较高的人更不友好,才上了一天班,鼻根处竟然压出了一个二期压疮。” 

  “你一定要好好吃饭呢,这样才会提高免疫力,我从陕西来到武汉,也觉得这边饭不对胃口,可我每顿饭都吃,一天三顿,顿顿不少。”这是杨蕾在鼓励情绪不高胃口不好的患者。 

  “我就是想把积极乐观的精神传递给大家,让患者不要过度恐慌,让家人和后方的同事都能安心,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心态不能崩。”杨蕾说。 

  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实际上是常人想象不到的辛苦与压力。杨蕾每班要在病房工作8个小时,她每次都提前1小时从酒店出发。上班期间里三层外三层,穿着防护服都能感觉到汗珠顺着身体往下淌。护目镜、护目屏因为出汗的原因不停地起雾,抽血、动脉血气、留置针穿刺,看似基础的护理操作,因为戴了三层甚至四层手套,需要细心细心再细心。 

  刚开始,杨蕾被分到普通病区,20多个患者,4个责任护士,平均每人6到7个患者。打针、换液体、鼻饲、翻身、打水、发饭……一个早班才上到一半,腿就已经迈不动了。 

  两班后,杨蕾被调回重症病房,同样的装备,分管的患者变成两个,但是护理和治疗难度更大。很多重症病房的患者都有基础疾病,必须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翻一次身得动员当班的全部护士,而且翻身这种大幅度动作还容易引起外层隔离衣绑带直接崩开,无形中增加感染风险。但她每天都在给自己鼓劲:“‘杨小护’,加油!” 

  “看着患者一天天好转,他们从意识不清到稍微平稳,从戴着呼吸机到低流量吸氧就能维持血氧饱和度,从重症病房到普通病房再到出院,哪怕是每顿多吃了一口饭,多露出来几次笑容,我们都觉得特别特别开心,就觉得一切都值了。”杨蕾哽咽着说。 

  

杨蕾(左一)同康复患者一起合影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与死神赛跑,顾不得吃饭休息已是常态,下班也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杨蕾和战友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酒店,整个脱衣就得三十多个步骤,很耗费精力和时间。 

  杨蕾说:“只要防护做到位,疫情并不可怕。”可是防护到位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小到戴口罩的顺序,两个手怎样捏鼻夹,大到穿脱防护服等,处处都是细节,稍有不慎就会增加自己被感染的风险。好在,杨蕾和她的队友们,无一人感染。 

  

临别武汉前,杨蕾摘下了口罩

  3月20日下午3时20分,在鏖战55个日夜后,杨蕾作为陕西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从武汉乘包机飞抵西安。在经过热泪飞洒、掌声雷动,民航界最高礼仪“过水门”接风洗尘、警车鸣笛开道列队行礼后,她同其他队员一起前往临潼,进行了休整和隔离。 

  从寒冬到金秋,从逆行到坚守,现在,杨蕾早已回归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在平凡工作中续写着自己的使命和天职。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