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评论 正文
严惩失信也是守护社会诚信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8-11-02 来源: 中国文明网

  截至2018年9月,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11万例,共限制1463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522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322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新华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品质。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失信现象,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一己之私,主观故意甚至处心积虑不履行应尽的法律义务,损他人之利、肥个人之私。这些失信行为影响的不仅是个人的利益,也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更会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对失信人予以严厉惩戒,能够有效增强了对失信人的震慑效力,为守护社会诚信构建了一道有力的屏障。

  自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施以来,大量“老赖”被通报曝光,在出行、消费、投资、经营等生活各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在精准且巨大的惩戒压力下,不少失信者自动履行了义务,匡正了社会风气,失信联合惩戒也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誉。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社会治理和经济运转的重要基石,一旦失信之风蔓延,将会严重消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大大提高社会运行的成本,如果“失信者获益、守信者失益”的现象得不到遏制,会引发全社会的信任危机,将对社会法治和道德建设带来强烈冲击。

  守护社会诚信,需要在正面激励与负面惩戒双向发力。一方面要让“守信者有得”成为社会共识,建立健全信用住宿、信用医疗、信用贷款等以个人诚信度为评价标准的信用应用体系,从正面激励诚信,让无形的信用能够“有形化”,弘扬良好社会风尚。另一方面要持续放大失信惩戒的威力,进一步拓展联合惩戒的链条,将更多单位纳入惩戒联合主体,在更多领域和更多方面对失信人进行限制,布下失信惩戒的天罗地网,让人们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倒逼社会诚信建设。

  褒奖诚信、惩戒失信,可以向全社会传递出明确的导向信号,有助于放大诚信的价值与红利,对失信人形成强大的压力。无论是社会文明进步,还是经济快速发展,都需要夯实诚信基石,决不能让失信行为肆意滋生,只有切实提高失信成本,提升守信价值回报,才能让诚信蔚然成风,守护社会和个人的丰厚诚信红利,实现和谐文明的美好生活。(作者 文平)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