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圣地延安 正文
赣水延河一脉连 圣地青山埋忠骨
——延安温吐秀烈士墓迁移情况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7-03-07 来源: 延安日报

  温吐秀烈士墓坐落在延安“四八”烈士陵园自上而下第三排左起第一位。她不是1946年“四八”空难中的烈士,什么时候安葬在这里?她有怎样的身世与事迹?许多瞻仰者曾提出这样的问题,却显为人知。笔者由于工作关系,曾有幸参与了温吐秀烈士墓1992年迁移到此的协调事宜,也了解了烈士墓几次迁移的曲折经历,之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烈士的革命斗争情况。在此写点回忆文字,以表达对烈士的敬仰之情。

  一

  温吐秀烈士是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和毛泽覃夫人贺怡的母亲,1941年在延安病逝。她当年与子女一起参加革命,不畏白色恐怖,坚持地下斗争,矢志不渝,一门忠烈。

  温吐秀祖籍广东梅县。其夫贺焕文(1871—1938)为江西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人,清末秀才,常为民间不平事书写诉状,被乡亲们称为“讼师”。贺焕文因写诉状得罪了官府,被捕下狱。温吐秀变卖家产,救夫出狱,后在永新县城南门开了一家“海天春”茶馆维持生计。又开办私塾,让子女和邻里童稚学习文化。

  温吐秀与贺焕文生育了五个子女:贺敏学、贺子珍(乳名桂圆)、贺怡(乳名银圆)、贺仙圆、贺敏仁。子女们因有了文化,接受了进步思想,相继走上革命道路。贺敏学、贺子珍、贺怡在当时被称为永新红军贺氏三兄妹,威震敌胆。

  长子贺敏学生于1904年,1927年3月在永新禾川中学上学时加入共产党,参与组织永新农民暴动,被反动派逮捕。小妹贺仙圆给狱中传递情报,被敌人抓住剜去双眼杀害。贺敏学7月被营救出狱后,任中共永新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席,与袁文才、王佐创建井冈山根据地。1927年9月,毛泽东秋收起义后转战来到江西永新,通过贺敏学介绍与袁文才、王佐在井冈山会合。红军北上长征,贺敏学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深受左倾路线迫害,后到新四军工作。南征北战,七次负伤,战功卓著。

  贺子珍生于1909年,1926年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参加永新暴动后,随兄上井冈山,勇敢善战。1928年6月与毛泽东结婚,在毛泽东身边担任机要工作,后跟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贺怡生于1911年,1931年在吉安东固根据地与毛泽东的小弟毛泽覃结婚。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北上,贺怡因身怀有孕,不能随军,留在江西苏区转入地下工作。时任红军独立师师长的毛泽覃在闽赣边区坚持斗争,1935年4月在瑞金红林山战斗中遭包围牺牲。1936年春,贺怡担任中共赣州县委书记,继续坚持斗争。1937年与新四军取得联系,任新四军江西联络处主任。1938年2月由党组织派往广东省妇委工作。1949年随解放大军南下,任中共吉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1月21日公务途中因车祸遇难。

  贺敏仁生于1918年,1934年随红军长征北上,在红一军团11师某团任司号员。1935年6月部队进入毛儿盖藏区,已绝粮多日。贺敏仁饥饿难忍,独自进入喇嘛庙,想找供品吃,违犯军纪。别人揭发他偷拿了庙中的银元。师部不容申辩,也未调查核实,便就地正法,以严明军纪。清理贺敏仁的遗物时,只有一个小背包和一条小军毯,并无银元和铜板。贺子珍得知弟弟被枪决的消息后痛哭一场,她怕毛泽东分心,直到长征到达陕北后才将此情告诉毛泽东。

  1936年春,贺焕文与温吐秀夫妇转移到赣州城郊岗边村,住在三宝经堂,以吃斋念佛掩护贺怡的地下工作。贺焕文被当地人称为“斋公”。面对敌人的搜捕,历尽千辛万苦。1937年,又与贺怡开展新四军的联络工作。1938年2月,贺焕文因病去世,享年68岁。新四军项英等领导同志派人帮助贺敏学、贺怡简单料理了贺焕文的后事。贺怡调中共广东省委妇女部工作。考虑到安全问题,党组织派人护送温吐秀北上,到延安寻找毛泽东、贺子珍。途中,温吐秀化名胡氏,经过艰难辗转,来到延安,方知贺子珍已去苏联治病。由毛泽东妥善安排照料温吐秀的生活。1941年秋天,温吐秀因病去世,毛泽东个人承担费用,委托中办的同志与当地老乡将她安葬在延安北关(现军分区所在地)后山上。

  二

  1966年春,延安地区行署专员杨存富因公务去福建,见到时任福建省副省长的贺敏学。贺敏学询问母亲温吐秀坟墓能否找到。杨专员并不知情,他没有想到贺敏学、贺子珍的母亲竟然埋葬在延安。当即表示要想方设法找到烈士坟墓,给家人一个满意的交待。回延后,他组织有关方面好不容易找到了当年参与安葬温吐秀烈士的老史,终于找到了墓地,并将遗骸迁回当时的王家坪“四八”烈士陵园(现延安革命纪念馆所在位置)临时安放。然后告知贺敏学,并联系重新安葬事宜。未等到回复,文化大革命开始,“四八”烈士陵园遭到破坏。陵园的同志出于对烈士们的崇敬,妥善保护了烈士们的遗骸。

  1970年,“四八”烈士陵园在延安城北延河之西李家洼半山坡新建,当时叫人民公墓。尚无总体规划,只是让烈士们入土为安。筹建负责人是延安县民政局的韩俊贵同志。温吐秀烈士的墓单独设在“四八”烈士墓区的右下方,也未立碑。

  1971年,尚未恢复工作的贺敏学同志来到延安,找到当时地区革委会的领导土金章同志,询问母亲坟墓的情况。有关领导同志陪同贺敏学去陵园进行祭奠,他非常感谢延安的同志对母亲陵墓的看护,对墓地也满意,随后立碑。墓碑为橫式,上方雕刻红色五角星,正中为楷书“温吐秀烈士墓”(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已追认贺焕文、温吐秀夫妇为革命烈士)。下方立碑人署名:贺敏学、贺自珍、贺懿。贺自珍、贺懿名字分别加框,表明已去逝。其实,贺子珍当时仍健在,住在上海。贺子珍的名字将“子”字刻为“自”;贺怡的名字将“怡”字刻为“懿”。1992年李银桥来延安,我向他提出此墓碑立碑人署名方面的疑问。他认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贺敏学有苦衷,贺子珍的名字加框是保护策略。这样处理不引人注意,不会惹麻烦。

  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八”烈士陵园正式命名,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0年,中共延安地委、延安地区行政公署对陵园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并经上级民政部门批准。以“四八”烈士墓区为中心,向下延伸,设计了纪念广场和19.46米(寓意1946年)高的纪念碑,碑基座四面各设计八级台阶(寓意4月8日)。广场之下踏步台阶连接陵园大门和“四八”烈士革命事迹展厅。设计宏伟壮观,工程由延安市(县级)负责实施。温吐秀烈士墓正处于纪念塔广场右侧,必须迁移,给施工带来难度。经研究决定将此墓移入“四八”烈士墓区预留的位置。经请示上级民政部门,温吐秀烈士墓迁移事关重大,要征得烈士亲属同意。只好边施工,边着手与烈士亲属联系,先将温吐秀烈士墓予以保留。

  1991年底,上级民政部门预告:1993年1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将在延安隆重举行全国纪念“双拥”运动五十周年大会,要求延安开始筹备。“四八”烈士陵园作为与会代表参观的一个重要景点,工期更为紧迫。我当时在行署办公室任副主任,负责联系协调这方面的工作。

  1992年初的一天,延安市(县级)民政局局长徐占彪和“四八”烈士陵园负责人纪占先同志来找我,谈到贺敏学1988年已去世,子女找不到;贺子珍1984年在上海病逝,女儿李敏也联系不上。无亲属表态,温吐秀烈士墓无法迁移,已影响到工程进展。后经多方联系仍无结果。5月底,接到来客通报,毛主席当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和夫人韩桂馨6月3日来延安,瞻仰毛主席故居。地区领导批示由我全程陪同接待。我想这下与李敏同志联系有希望了。我即通知徐占彪、纪占先同志作好相关汇报准备。

  李银桥是河北省安平县人,少年时家庭贫寒,为武当俗家弟子,武当功夫出众,后参加了八路军来到延安。1947年,中央办公厅汪东兴将李银桥调入中央警卫团,安排担任毛主席的卫士,并负责毛主席的生活服务。李银桥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后进北京,担任了毛主席的卫士长。韩桂馨先是中央医院护士,后到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工作。当年由毛主席作媒李银桥与韩桂馨喜结良缘。李银桥夫妇下榻延安宾馆。李老开朗健谈很随和,我安排他们的活动日程时,提出请他们去“四八”烈士陵园看看。他们很高兴。

  6月5日上午,我陪同李银桥夫妇来到“四八”烈士陵园。交谈中,李老听出纪占先口音是河北同乡,更觉亲切。瞻仰“四八”烈士陵园后,我领他们来到纪念塔广场温吐秀烈士墓前。李银桥一看很惊讶,原来贺子珍母亲的墓在这里。再一看施工现状,认为这个墓应该迁移,广场上怎能留这样一个土包?我向他汇报了找不到烈士亲属表态,难以迁移的问题,和新墓址的位置。并请他们回京后联系李敏,予以表态同意迁墓。他当即表示,迁墓是好事,安葬在四八烈士墓区也很合适。李老说,这事你们找我找对了。李敏从苏联回来后,我们看着她长大。现在也是她家的常客,多时不去也要通个电话互相问候。他答应回京就去找李敏。我提议以延安地委、行署的名义给李敏转呈一封信函,附上相关资料和陵墓现状以及新墓址位置的照片,并请他们来延参加迁墓典礼。韩桂馨老人说,这样很好,更有把握办妥当。我向地委、行署有关领导汇报了此事,他们责成我立即代地委、行署起草了函件,托付给李老夫妇。

  6月6日李老夫妇返西安,8日上午乘飞机回到北京,下午就去了李敏家里,转交了延安地委、行署的函件和相关资料、照片。正好李敏的丈夫孔令华也在家。他们对延安地委行署表示感谢,同意温吐秀烈士墓迁移,当即回信,一切按地委决定办理。韩桂馨老人高兴地给我写信,并将李敏、孔令华的表态信挂号寄来。我将信的原件交地委办公室存档,将复印件交给徐占彪和纪占先同志。他们喜出望外,如获至宝。随后妥善组织了迁墓事宜,重新制作了统一墓碑,并在墓碑上镶嵌了温吐秀烈士生前的一副照片。我对这件事的妥办感到欣慰。温吐秀烈士与四八烈士为邻,也不会感到孤单了。事后我又给李银桥和韩桂馨老人复信表示感谢,并托他们将迁墓情况转告李敏、孔令华同志。

  2009年4月11日至13日,江西省吉安市委书记周萌同志率党政代表团来延安参访。由我(时任市政协主席)全程陪同参观瞻仰革命旧址。他们问温吐秀烈士墓是否好找?工作人员说不清楚,向我汇报。我想这也是一种缘分,温吐秀烈士墓正好是我当时协调迁移的。我即让“四八”烈士陵园的同志安排了祭奠事宜。4月13日上午,吉安党政代表团在温吐秀烈士墓前举行了庄重的缅怀仪式。代表团中还有几位永新县贺氏族人晚辈,他们对延安人民对烈士墓的维护非常感激。代表团敬谢花篮、默哀、行礼之后,贺氏族人再次礼拜,深情地告白:“祖奶奶,老家人看您来了。”他们说,永新贺氏为革命牺牲了十几口人。贺焕文烈士的墓仍在赣州,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也对陵墓重新整修,并立碑纪念。两位老人至今还天各一方啊!听了这番话,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贺氏一家为革命流血牺牲,前仆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堪为楷模。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和众多烈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自当倍加珍惜。

  写完这些文字,心中顿感释然,总算了却一桩心愿。时值新春之际,也算给温吐秀前辈献上一炷心香吧。这时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1910年所写《呈父亲》诗中的两句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尽管赣江延河远隔千山万水,延安也是烈士的故乡。延安的青山绿水永远守护着烈士的忠魂,圣地的鲜花永远为烈士开放!(樊高林)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