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民俗文化 正文
匠心独运 雕刻艺术人生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20-08-17 来源: 延安文明网
  走进王全喜家的小院,整洁而典雅,小院里错落摆放着几盆松树盆景,盘根错节的根雕花架为院落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头顶茂盛的葡萄枝叶向四面展开,像搭起了一个绿色凉棚,一串串紫色葡萄垂挂下来,惹人喜爱。而在院子的角落里,一段腐烂、干枯的木头斜倚着,与院落的精致格格不入,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王全喜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创作

  “这块木头不要了吧?” 

  “要,我准备用它雕只鹰,你看这块凸起的地方是鹰嘴,两端是翅膀……” 

  常人眼里的无用之材,在王全喜看来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馈赠,随便一段“朽木”,经过他的精雕细琢也能变成精致的艺术品。 

  王全喜是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黄龙根艺的领军人物。从事根雕事业30余载,数十年如一日对根雕艺术的执着追求,造就了他精湛的技艺。他创作的鸟兽栩栩如生,佛像神态各异,笔挂、茶台精美雅致。他的作品也成为了延安市非常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之一。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工作中的王全喜,神情专注,沉默少语,但说起根雕,他如数家珍,从材料来源到雕刻意向、手法、过程等,都一一向记者介绍。

  在与王全喜的交谈中,他提的最多的就是创新:“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要创新,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人们的生活品质在不断提升,根雕发展也要顺应时代变化。”  

  王全喜雕刻的抗疫作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王全喜深受触动,“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也想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期间,他以“严防疫情”为主题,用了两周时间,雕刻了一件长42厘米宽28厘米高18厘米的作品。以“刀”为媒,王全喜用自己的作品传递着抗疫正能量,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书写着一段抗疫“记忆”。   

  受疫情影响,王全喜的根雕生意也受到冲击。脑筋灵活的他尝试“转战”网络平台。“现在,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变了,大型的根雕已经不太适宜。”考虑到这些,茶台、花架、笔挂、笔筒、烟灰缸等小件根雕便成了他的首选。1月2日,他在抖音上发出了第一个根雕花架的视频。 

  刚开始,王全喜只是单纯地把根雕成品发上去,后来西安一个朋友建议他把整个雕刻过程一起发出来,这样顾客就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顾客看了视频,就知道了,咱的东西货真价实,从一段木头到一个成品,也能感受到里面的‘匠人精神’。”王全喜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根雕摆件,喜欢纯天然的东西,根雕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你看这个茶台在抖音上一分钟就卖出去了,在微信上,最快的是四分钟卖出。我在网上到现在一共卖了6万多元。”王全喜打开手机激动地说,“现在手上还积压了很多订单,根本忙不过来。” 

  虽然根雕制作给王全喜带来了一定回报,但是,清洗、风干、造型、雕刻、打磨、上漆……这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整日与陈泥、木屑为伴,是对体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些年我也带了十几个徒弟,有黄龙的,也有洛川、宜川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这份手艺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根雕、喜欢根雕,让黄龙根艺的名声越来越响亮。”王全喜说。 (学习强国 段导茹)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