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春,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失败后,又集中兵力向山东和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为避其锋芒,诱敌深入,党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在运动中消灭敌人。1947年3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在国民党军队清晰可闻的枪炮声中,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10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征程。

在“转战”期间,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写出十余篇战略文章,指挥了全国各个战线的人民战争,并且直接指挥了西北战场的人民战争,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宜川5个战役的胜利,歼敌十万,彻底扭转了陕北战局。

今年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70周年,追寻革命先辈的战斗足迹,用镜头和笔触反映“转战之路”沿途追赶超越的新风貌。

  • 一件衬衣的故事
    白炳池说,当时,他的父亲白发云听到毛主席警卫秘书黄春圃(后改名江华)说:“毛主席现在身上穿的那件旧蓝布大衣,是在陕北吴旗(现为吴起)镇时缝制的,现在这件衬衣已经破得不能再穿了。”白发云听完回到家里对妻子白玉桂说:“毛主席为了让咱穷苦人过上好日子,自己却衣着如此俭朴,你给他老人家缝一件衬衣吧。”
  • 村里来了个“李大人”
    听老人们说,毛主席住在这里时,对面院子和后沟里的窑洞都驻扎着部队,那会儿村民们喂毛驴的很多,为了让主席安静工作和休息,大家都注意管好自家的毛驴不让发出叫声,毛主席就在这样的守护下在这里住了5天。那时村民们都不知道是毛主席,直到他走了以后大家才谈论说是毛主席。
  • 不寻常的两只箱子
    在徐家沟村住了两天一夜后,毛主席决定率领部队离开。部队出发前,毛主席对高竹英说:“高竹英同志,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两只箱子送给你,喜欢吗?”两只外面包着铁皮的箱子,是陪伴毛主席多年的书箱。高竹英接过箱子激动地说:“喜欢!喜欢!”
  • 毛主席住过李家崖 优良的传统留下来
    马宏国今年82岁,他的父亲兄弟四个,名字里面依次有“温良恭俭”各一个字,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年毛主席来时,他只有12岁。他向记者介绍,毛主席居住的院子里共有五孔窑洞,左面两孔是马宏国三爸马怀恭所有,中间两孔分给马宏国父亲马怀温,右边的一孔窑洞分给四爸马怀俭。后来马宏国过继给三爸马怀恭,父辈们过世后,其他后人都在外地生活,院子便交由马宏国继承和看管。
  • 当年转战不容易 革命精神永远记
    1947年8月11日凌晨,毛主席率中央前委来到黄家沟村,收到消息后,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沟马上引起了胡宗南的注意。他迅速调集三路大军分别从北面、西面、南面进攻。迫于形势,8月13日晚,毛主席率中央前委机关跨过无定河,先于敌人离开黄家沟村,安全转移。
  • 邱家坪村:山沟沟里聚民心
    4月1日上午,在邱家坪村仁家峁半山腰的一条小山沟里,任弼时主持召开了中央机关各大队和九团的领导干部会议。会上,各单位汇报了人数、装备、经费等情况。随后,任弼时通报了敌人的情况和各个战场上我军的胜利消息,详细地分析了大好形势,阐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主动放弃延安“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和决定留在陕北与陕北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重要战略意义。任弼时还传达了毛主席“我们要在陕北坚持战斗,敌人爬一架山,我们也爬一架山,不打败胡宗南,不过黄河”的号召,要求大家深刻领会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指示精神,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 袁家沟村:小小村落 人杰地灵
    袁家沟村历来有种植枣树的传统,以红枣为主要经济收入,现在村里住的多数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毛主席旧居下面就是新修的袁家沟村委会广场,小广场干净整洁,地上全部用砖块铺成,新建的二层村委会楼房装饰一新,广场前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老人们坐在这里悠闲自得,乐享幸福生活。
  • 王家湾:陈列馆里有故事 红色教育代代传
    毛泽东曾说:“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走进王家湾革命陈列馆,记者首先看到了这句话。毛泽东当时所说的两个窑洞,就是王家湾毛主席旧居。记者在陈列馆的图文介绍中看到,1947年3月18日至6月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王家湾村住了58天。在此期间,党中央指挥了著名的羊马河、蟠龙等战役,毛泽东发表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包围之中》两篇著作,起草了144份电报。“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党中央和毛泽东在王家湾时期,克服了重重困难,冲破敌人封锁,成功转战陕北,取得全国胜利。
  • 留守老人的脱贫进行时
    任家山位于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北面,从村子到镇上只有6公里,到县城约15公里。由于处在拐沟里,小村子人口流失较为严重。现在的任家山是王家坪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村民黄树华告诉记者,近年来,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多户人都离开了村子,现在 30多户人,而且年龄 岁以上,其中20多户以务农为主,还有10多户没有劳动能力。他和老伴在村里务农,种着17亩地,其中13亩种了玉米,一年可以收入1万元左右,剩下的地种了洋芋、谷子、黑豆等。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延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西环路人防楼四楼

联系方式:0911-2112576 技术支持:029-89185071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