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旧址探访 正文
枣林则沟村:名不经传小村庄 转战陕北定乾坤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7-08-11 来源: 延安文明网

  北出清涧县城,沿着210国道行驶大约40公里,便到了清涧县石咀驿镇枣林则沟村。70年前,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为了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的航标,见证过一段惊心动魄的伟大历史。

绿树环绕的枣林则沟会议旧址

  枣林则沟会议确定了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分工

  1947年3月,胡宗南奉蒋介石之命,率20余万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中共中央鉴于形势危急,于3月18日主动撤出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

  3月29日晚,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子长县任家山村转移至清涧县枣林则沟村,中央机关的代号由“三支队”改名为“九支队”,对外代号“昆仑支队”。毛主席住进村民吴进增的窑洞里,当晚和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即“枣林则沟会议”,讨论中央机关今后的行动问题,会议一直持续至30日结束。

  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简称中央前委),由书记处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三人负责,继续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及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指挥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工委),由刘少奇、朱德任正副书记,以董必武、彭真、康生、陈伯达等人为常委,立即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开展中央所委托的工作。会议之前,中央成立了以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副书记的后方委员会,转移到晋西北解放区,统筹中央机关的后方保障工作。

  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在枣林则沟期间,人民解放军总部电台对外宣布消息:“中共中央机关仍在陕北”“中共中央和边区一级机关全部人员无一例外,都是安全的。”这些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各个解放区的民众和广大指战员的斗志。毛主席在会议结束之后,接见了时任清涧县委书记的郝登洲,并亲笔批示:“要看到光明,要组织全县人民坚持斗争。”

  枣林则沟会议是党中央在撤出延安后的重要时刻召开的,确定了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分工,既保障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对全国各解放区实施不间断地指挥,又做好了应对各种不测事变的准备。会议因在非常时期召开且做出了重大决策而意义深远,在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永载史册。

  3月31日,胡宗南部攻占清涧县城,中央机关人员为了便于行动,编成四个大队,并成立直属队司令部,任弼时为司令,陆定一为政治委员(化名郑位)。毛泽东一行撤离枣林则沟,“前委”与“工委”即于绥德县田庄镇分头行动。自此,毛泽东(化名李得胜)、周恩来(化名胡必成)、任弼时(化名史林)率领中央直属纵队转战于陕北,刘少奇和朱德则带领“中央工委”一路向东跋涉,经晋绥解放区,进入晋察冀解放区,最终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枣林则沟会议旧址院落整修一新

  守护会议旧址讲述红色故事

  如今,70年过去了,我们追寻毛主席当年的足迹来到这里,村里枣树茂密,毛主席住过的院子位于一个弯道处。远远望去,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绿油油的枣树林子里,一排窑洞上面立着“枣林则沟会议旧址”八个红色大字。院子被整修一新,院里共有5孔窑洞。夏日,这里在枣树绿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静谧。

  老房东吴进增的孙子吴子俊和老伴儿李玉珍住在这里看管着院子。今年66岁的李玉珍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原来这里有上下两院窑洞,毛主席来了后老人们腾开下面的院子让他住,毛主席就住右面第二个窑洞,灶房和电台都在上面的院子。2016年秋天强降雨后,上面的院子全部坍塌了。刘少奇、周恩来和任弼时当时住在距离枣林则沟不远的庙沟村。我们看到,院子里现在还有一棵老榆树,直径有一米多。李玉珍告诉我们,毛主席刚来的时候,榆树才碗口粗。院子里原来还有石碾、石磨,现在安放的石碾子就是当时存留下来的。

  走进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当年的土炕上还存放着他用过的小炕桌。李玉珍说:“主席是晚饭后的时间来的,在这儿住了三天,我奶奶把破被子拿给主席盖,那时候家里穷,实在没有干净的铺盖。”炕上有毛主席会见郝登洲的模拟场景,纸板上介绍,1947年3月29日晚饭后,正在清涧县石咀驿乡柳沟村下乡的清涧县委书记郝登洲和绥德地委秘书长乔备果,收到“三支队”要他们到枣林则沟去一趟的鸡毛信后,30日早上,两人从柳沟村出发,步行30多里路赶到枣林则沟,见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毛主席与他们一一握手,并听取了郝登洲关于清涧县抗敌支前、坚壁清野和春耕生产等工作的汇报后,对他们的工作予以指导和鼓励。

  中间窑洞是当年开会的地方,现在有模拟当时开会的场景,开会用的木质方桌还在。李玉珍给我们讲述了她姑姑和毛主席的一段趣事。“我姑姑给毛主席送过小米饭和咸菜,还有蒸洋芋擦擦和馍馍。一次她去主席住的窑洞里拿木水桶,主席在她头上摸着说,‘小孩还劲儿大呢,是个好小孩。’然后拿来些糖果给她吃,上面还有小绳儿。她以为是玩具,就套在手上玩,主席告诉说是可以吃的,我姑姑才笑了。”李玉珍说,“我姑姑现在80多岁了,经常给我们讲起这个故事,主席走的时候,送给我爷爷一顶蚊帐和一个草帽。”从大门出来,我们看到,在右侧的草房里,安放着一个长石头马槽,毛主席来骑的马就曾拴在上面喂过。

  据了解,2011年当地文管部门将院子征收后进行维修,建成“枣林则沟会议旧址”红色纪念点,吴家也从这里搬出居住在新落成的房屋中。但吴子俊和老伴儿李玉珍仍然受文物管理所约聘,代为照看着“旧址”,负责接待到访的客人。

  记者从枣林则沟村出来,在沟口看到村民们坐在一堆堆大红梅杏中间,正在挑拣杏子装箱。61岁的杏农吴满祥就是枣林则沟村人,他向记者介绍,自己家有12亩杏树,7年前改良成新品种,今年又栽种了6亩。枣林则沟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栽种,现在村里的杏树有上百亩了,已经形成产业,村里经常来人开着大卡车收购杏子,运往延安、银川、包头、甘肃等地。目前杏子市场很好,每家一年光靠杏子收入上万元,杏树多的村民一年收入两万多元。现在枣林则沟村既有枣林又有杏林,成为大家发家致富的新产业。

  枣林则沟的不远处就是新建成的路遥纪念馆,路遥先生一部《平凡的世界》,传递出来的陕北人民自强自信,拼搏奋斗的精神也在不断激励着这里的人们早日脱贫致富,迎来幸福生活。(延安日报记者 崔东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