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文明之路-延安篇 正文
瓦窑堡:抗日宣言今犹在耳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9-09-30 来源: 延安日报

  

  瓦窑堡会议旧址 

  8月8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媒体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瓦窑堡会议旧址,中省市媒体记者在这里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

  八月的子长县城,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绿水青山入画来。沿着瓦窑堡镇二道街的小巷直走然后右拐,就来到了目的地田家院——瓦窑堡会议旧址。

  走进小院,迎面是一排五孔坐西面东的砖窑,中间的窑洞两旁各挂有一块红色标牌,右边写着“张闻天同志旧居”,左边写着“瓦窑堡会议旧址”。

  推开木门,走进会场,空间并不大,两张八仙桌一对,便是会议桌,6条长木凳和炕头就是与会人员的座椅,窑洞后堂的火炕上摆放着一张小炕桌,炕桌上摆放着几份史料和一盏煤油灯。

  就是在这间不足30平方米,陈设简单的窑洞里,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长达9天的史称“瓦窑堡会议”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子长党史工作者王志厚向记者讲述子长抗日红军大学的革命故事 

  “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等决议案。”瓦窑堡会议旧址纪念馆讲解员魏娟说,瓦窑堡会议不仅科学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午后的阳光透过花格子窗,把窑洞照得分外明亮,在土炕的正上方,一幅反映当年瓦窑堡会议场景的油画格外醒目,毛泽东主席正在激情洋溢地作报告,在座的同志神采奕奕,长征的胜利、抗日的决心、一片光明的革命形势,在大家的心中埋下了夺取最后胜利的希望……

  “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落脚点、抗日宣言诞生地、红军东征抗日出发点,见证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研究这段不凡的历史,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馆长徐宏伟现在已经成为瓦窑堡会议历史研究领域的专家。

  参观完出了会议旧址,穿过小巷,马路对面便是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

  进入院内,毛泽东主席的铜像屹立在广场中央,坚毅的眼神,仿佛注目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右手边的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展览馆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像在诉说那一段段沧桑的历史记忆。

  在一张名为《会师后的红军》的照片前,记者们久久凝视,照片拍摄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当地的红军胜利会师之时,受当时条件的限制,照片并不清晰,战士们脸上的表情却让人为之动容,他们黝黑的脸庞上,印着会心的微笑,正是二三十岁的好年纪。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他们成了革命最忠诚的中坚力量。

  “瓦窑堡会议结束后,我们的党已经迅速成熟起来,已经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了。”徐宏伟介绍说,会议之后,中共中央不仅在陕北落脚安家,同时部署了东征抗日,承担起救国救亡的责任。

  岁月无言,虽然已经过去了84载,但那些斑驳的历史痕迹,无论经历了多少沧桑,都不曾失色,她正愈发的鲜艳着、绽放着,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记者 樊小帅)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