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2023春节活动 正文
黄龙年味知几许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23-02-03 来源: 延安文明网

  新年到了!点亮黄龙年味的是一盏盏灯笼,广场大街上,火树银花。夜空,被璀璨的霓虹灯点亮,五彩的灯带,闪亮的树木,可爱的“兔娃娃”,宛若流光溢彩的瑶池,乡亲们在此流连忘返,录视频、发抖音、拍美照……返乡的人,恍如走进大唐不夜城的一角,感受着在家过年的喜悦。 

  一副副对联,一束束烟花,一阵阵欢呼。屋外烟花闪耀,屋内是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全家坐在一起,为大年初一包饺子,远处隐约传来喜庆的鞭炮声。 

  习俗篇

  黄龙县居民来自全国24个省市,以汉族群众居多,还有10余个少数民族,构成了民俗“大观园”。虽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相同,但过年方式大同小异:祭祖先、办年货、贴春联、守年夜、放鞭炮、吃饺子、走亲戚等,都是中国人传统的过年习俗。 

  在石堡镇、界头庙镇、瓦子街镇、圪台乡等地,大年初一,一大早起来吃过饺子,拜过家里长辈,村里的男女老幼自发聚集起来,挨家给老年人拜年。村里最年长、最有威望的老人早早就穿上过年的新衣服,准备好果盘、茶具等,端坐在会客厅,等待客人的到来。 

  这个时候,院子里会“一窝蜂”似的涌进来一群人,穿戴整齐的大都是村里的“中梁砥柱”,穿得花花绿绿的大都是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小孩子穿着年前试过几次的新衣服……这其中,也有已经是儿孙满堂但年龄稍微小些,或者辈分晚些的白发人,大家争先恐后走进老人屋里,进门就高喊“过年好”“给您拜年了”! 

  端坐炕上或者凳子上的老人,满脸笑容,不断地点头唤着来客的名字,“他伯,快坐下!”“他叔,喝口茶!”大部分人则因为人太多进不了屋子,干脆在院子里高喊:“爷爷,奶奶,给您拜年了!”家里的主人拿出好吃的,分给大家吃,吃着主人家散发的糖果、瓜子、花生等,一群人说说笑笑,又涌向了另一位老人家。小孩们一上午下来,包里面装得鼓囊囊的。 

  如梦令 

  最喜乡村年味, 

  蒸煮炸糕排队。 

  五更炮仗响, 

  邻里争先贺岁。 

  沉醉,沉醉。 

  今夜全村不睡。 

  在白马滩镇,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七是白马滩人蒸馍的时间,每家制作春节期间敬神祭祖的献爷馍(又称早马糊),按照亲戚的家数,长幼的多寡,一次性蒸够行门户所需和自家过年食用的各种过年馍,并准备礼馍以及花馍。花馍主要用于对天、地、神的祭祀,表达了老百姓追求丰衣足食生活的美好愿望,也当作走亲访友的馈赠礼品。制作是颇为讲究的,有一套严格的工序,发酵、揉面、捏花、蒸制,每一道都精益求精。 

  捏花馍也是妇女们一个比手巧的过程,没有教材,没有图样,全凭一代代人口传心授,经过一番搓、捻、擀、剪、切、捏等手法,花鸟草虫、飞禽走兽便从巧妇们手底下活脱脱地变出来。所谓“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蒸馍时,左邻右舍要相互商量,约定具体时间及先后,互相帮忙。做馍时将案板放在火炕上,妇女们盘坐在案板周围揉面造型,分工合作,边操作边说笑,其场面既紧张又有乐趣。这一阵子,心灵手巧的妇女成了红人,这家请,那家叫,忙得不亦乐乎。蒸花馍的面有讲究,要用上等白面,面要和的硬一些,这样做出来的花馍样子好,有立体感。 

  在崾崄乡马蹄掌村,从腊月二十三到二月二都是过年。小年一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窗花、福字,蒸年糕、烙粘火烧……忙得不亦乐乎。 

  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煮饺子时,家里长辈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煮饺子时,要用“杏条”作燃料,取“杏”字的谐音“幸”,盼望幸运、幸福,然后让小孩爬上柜顶蹦三下,表示新日子“蹦个高”。 

  吃完饺子,全家人都要穿上节日服装,聚在一屋,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还要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辈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在过去的年代,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赶着驴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亲朋好友则设宴相邀。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到了除夕夜,要举行祭祖仪式,然后守岁到午夜,全家人一起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至初五,再到十五,人们都相聚一处扭秧歌、踩高跷,尽情娱乐。村上的一些满族年轻人还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春节。 

  美食篇

  民以食为天。一个有质感、有文化、有温度的春节,总绕不过美食。在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今天,过年也离不开“吃”。那么,在黄龙人的印象里,最能体现年味的美食有哪些呢? 

  焦叶子:是家家过年待客的必备,小孩最喜欢,因为上面有芝麻和气泡泡,吃起来脆脆的感觉。 

  炸馓子:比起麻花,馓子制作更加简便。放些发酵粉,和面时掺上几个鸡蛋,少量白糖,据说可以让馓子更加香脆。把发好的面,像擀面条一样擀成大片,然后一刀刀切成大小匀称的方条,方条中间再切几刀,展开拧一下就可以放到锅里油炸,炸的时间油不能太热。以前是柴火灶,油温不好控制,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天然气,不但非常方便,油温也更好控制。馓子刚炸出来,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让人更加感受到年的味道。 

  油馍馍:做油馍馍的第一步就是和面粉,和成稍硬些的面团,放在热炕上进行发酵,面团膨起,油馍馍就已发好,面发好后再使劲搅和,让其上下一致,就可以做油馍馍了;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下锅油炸,炸之前要将油温控制在八成热,这样的油馍馍才会外酥里嫩,等油馍馍的颜色变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小小油馍馍外表金黄酥脆,里面香甜软糯,寓示着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红薯角角:就是把蒸好的红薯捣碎,用来起发面团。五成热的油温,炸至面团鼓起了大泡、两面金黄即可捞起,这样做的红薯角角金黄、诱人,口感也香甜柔软。 

  米黄:摊米黄是一个古老的保留节目,需要一种特殊的鏊子。在农村,摊米黄时,全家齐上阵,小孩负责续柴火,男人负责搅面,女人负责火候……刚出鏊子的米黄,煞是好看,油汪汪的外皮,通体金黄,被烙出发焦的花纹,刚出鏊子是圆的,月亮一般,拖住两边一合,便成了半个月亮了,合到一起的两个边沿就像厚厚的嘴唇。米黄不但好看,而且好吃,有了米黄,小孩子就都不吃白馍了。 

  烩菜:烩菜系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猪肉撬板粉。“扯一把黄蒿关上门,吃了你们家的猪肉撬板粉”。用小炒猪肉和洋芋、粉条同炒,另加木耳,为洋芋、粉条着色。这道菜颜色红褐诱人,配菜协和,猪肉喷香,洋芋酥绵,粉条滑爽,是佐饭的上佳美味,闻名西北,是陕北人招待客人必备的美食。 

  传统的烩三鲜配料远远不止三种。最起码丸子、肉皮、五花肉片不能少,再配上黄花、木耳、青菜、粉丝……在早早熬好的高汤中炖煮,再加入特制的调味汁。饭后那一碗汤汁浓厚洁白的烩三鲜,喝一口,口齿留香,回味很久。 

  鲜香馄饨:黄龙的馄饨别具一格,小巧、精致、讲究、美味是它的特点。馄饨是黄龙用来招待贵宾的必备佳肴。另外在黄龙人民朴实的传统中,馄饨代表了姻缘,若男未婚女未嫁,男子第一次去女方家,如果吃到女子亲手包的馄饨,就说明姻缘可成;如果没有吃到,那就是女方婉拒了这宗姻缘。如今,在喜宴上吃馄饨已成为一种习俗,在黄龙广泛流传,已示吉祥纳瑞。 

  饺子:要凌晨吃。到大年三十下午,一家人就开始忙起来了,有的擀饺子皮,有的包饺子,分工很明确。山东人的饺子最有特色,故意包成各种形状:元宝、麦穗、和尚头等等,各路到齐,饺子开会。饺子馅还可以分为肉馅、韭菜馅、糖馅和硬币馅。硬币馅的饺子很特殊,过年时,每家每户都包几个硬币饺子,谁能吃到,就说明他最有福气。 

  闹春篇

  年味还体现在“闹”新春上。美食吃下去了,热量在发酵,就要“闹新春”。打猎鼓、扭秧歌、踩高跷、唱大戏……年味在“闹新春”的锣鼓声中掀起一波高潮。 

  闹新春的传统项目中,最不可或缺的是黄龙猎鼓。黄龙猎鼓又叫“黄龙斗兽锣鼓”,发源于黄龙东部地区,现在的白马滩、柏峪一带,是一种民间传统的锣鼓艺术。过去人们多用于上庙祈雨、春社庙会,民间称之为“兽鼓”“上庙鼓”“九村九折鼓”“社火锣鼓”。 

  黄龙猎鼓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代代传承、改良、沿袭,并不断发扬光大,丰富了黄龙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红红火火的日子红红火火地过。每年的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黄龙猎鼓队都会进行过街表演和广场猎鼓表演,送给全县人民一个“红红火火中国年”。 

  欢快的秧歌扭起来,飘逸的彩绸舞起来。扭秧歌、踩高跷等民间艺术,也是“闹新春”时必不可少的节目,民间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给新春带来更多的喜庆,热烈的呐喊声与激昂铿锵的锣鼓声汇集在一起,这些民间艺术瑰宝,给予人们无比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另外,过大年期间,黄龙县无量山上庙会活动热闹非凡,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周边县的群众也来黄龙,和当地群众一起参与祈福活动,都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整个现场红红火火,年味十足。 

  尤其是大年初一,无量山上游客络绎不绝,来祈福的市民熙熙攘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参加庙会时,基本都是一家老少全体出动,或者邻居一起结伴过来。 

  有些人抓住商机做起了生意,在莲云寺前卖起了冰糖葫芦、糖人、煎饼果子……小孩们有了压岁钱,便开始消费了,小伙伴一起享受着小吃,感受着登高后的愉悦。(延安日报)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