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甘泉 正文
甘泉县:做好绿色生态发展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7-12-14 来源: 延安文明网

退耕还林打造石门镇梁庄精品流域


贫困户现场学习产业管理技术

县林业站开展贫困户林业产业培训


县林业站对贫困户进行核桃管理现场培训


森林公安民警进村入户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森林存量,做大森林增量,发展珍贵彩色森林,弘扬森林生态文化,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山山水水为农民兄弟带来滚滚财富。甘泉县人民就是这样做的……

  绿色成为城乡发展的底色

  在甘泉,你可以健步在绵延起伏的森林游步道,赏心悦目于鲜花绿树间,层峦叠嶂的美丽山景让你别样感动。

  甘泉,这个只有8万人口的小县城,近年来,坚持以打造“开放、生态、文明、幸福”新甘泉为目标,扩绿增彩,富民增收,闯出了一条“小县大林业”的现代林业发展道路。目前,已经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市退耕还林工作先进县、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县。全市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号称延安“后花园”的劳山国家森林公园便位于该县境内。所以说,绿色已经成为了甘泉城与乡的发展底色。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理念,甘泉林业的发展已经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福利”,也让众多的甘泉林农最大程度地享受到绿色产业带来的经济价值。

  “原来村道两边光秃秃的,很难看,种上这些大树后这条路就像林荫大道了。”甘泉县姚店村村民曹晓东高兴地说,如今走在村里散步,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新种植的银杏树、油松等。

  进入深秋,甘泉县各个乡镇的街道及各个行政村的绿意还存在,田间、村道、农户庭院内外的松树、柏树等依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绿,不仅让村民们感到身心愉快,还为街道的发展及美化环境打下了基础。

  乡镇街道的变化是甘泉绿化有力推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城区新建广场3处,面积4万平方米,建成1400公顷的森林公园1处,以城郊播绿、河道造绿、见缝插绿、拆违还绿和拆墙透绿等方式栽植各类乔木8万余株、花灌木6万余株,新增各类绿地面积240公顷,绿化覆盖面积253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5%,绿地率达37.4%,人均公共绿地9.6平方米。城区单位、住宅小区绿化覆盖率36%,绿化达标率95%。全县乡镇村组建成休闲绿地广场40处,6个乡镇所在地总面积66.24公顷,绿化23.4公顷,绿化覆盖率35%;62个行政村庄总面积464公顷,绿化146.3公顷,绿化覆盖率32%。绿色通道建设长足发展。以高速公路、210国道、高速公路与210国道连接线等道路为重点,点线面相结合,完成绿色长廊建设4.2万亩。全县完成高速、国道、县乡道路绿化里程176公里,河流水系绿化103公里。

  “虽然甘泉是一个林业用地小县,但却做出了一篇林业经济的大文章,造福了不少群众。”甘泉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县始终坚持把加强绿化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改善民生、发展地方经济的长期战略任务来抓,每年召开造林绿化工作专题会议,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督查。每年植树季节,县领导都率先垂范,带领县直机关单位干部参加植树活动。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相关部门签订造林绿化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实行造林绿化目标责任考核制和责任追究一票否决制,每年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强化宣传,倡导绿色文明。该县在每年植树季节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对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林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绿化意识。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推行义务植树登记卡管理制度,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5个,尽责率95%。近年来,响应全市开展的“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我为甘泉种棵树,建设绿色新家园”活动,动员全民广泛参与栽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和认植认养绿地树木,在全县掀起了新的义务植树高潮。在清明节期间,倡导开展了“植树祭奠,文明祭祖”活动,为公民免费发放苗木,在全县营造了人人参与造林绿化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态建设的意识。

  科学规划,打造绿化精品。绿化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邀请西北林业勘察设计院等高资质单位的资深专家编制完成甘泉县“十二五”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县城环山森林公园绿化规划和绿色通道规划,将绿化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打造绿色精品,把城乡结合部、入城口、主要道路及交叉点等作为重点进行规划,使绿化工作和全县经济发展协调一致,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规划实施中,按照“先城镇、后农村,先干道、后支道,先近山、后远山”的方式,统筹安排,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板块推进。并大幅提高了造林绿化标准,采取乔、灌、花、草立体种植模式,以油松、侧柏、杨树、柳树、刺槐等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多树种、多植物、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理念。

  “种树就是种财富、种发展,种树就是种环境、种健康,种树也是种文化、种历史。”这句话在县域面积2300.7平方公里的甘泉得以深刻诠释。1999年以来,县上坚持开展每年春秋两季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年均上劳8000余人,全面完成了城区“五山”绿化。2009年至2013年,在城乡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统一采取缴纳义务植树代植费的形式履行当年植树义务,每年筹集干部绿化基金210万元,实行专业化植树,基地化管理,提高植树成活率。并加大了包村帮扶、身边添绿的工作力度,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开展了千名领导下乡包村活动,动员所有包村部门干部职工每人至少栽活10棵树,在农村道路两旁、屋前屋后累计栽植各类树木7万余株。

  尊重自然、保护森林,甘泉的山山水水生动地展现了甘泉林业的发展……

  森林公安坚持守护森林资源

  当人们的视线习惯定格于城内的人民警察,其实在大山深处还有这样一群铁骨硬汉——森林公安民警,他们是林木盗伐的克星,是野生动物的保护伞。截至目前,甘泉县森林公安共立各类林政案件543起,查处543起,查处率为100%,林业行政处罚563人次,其中罚款处罚563人次,罚款金额累计652992.4元,有效地震慑了辖区内毁林违法犯罪。近日,笔者带着许多疑问走进了县森林公安局。

  经了解,此局组建于2003年5月,现有民警12名,其中党员10名,民警平均年龄35岁。近年来,此局以全面推进森林公安正规化建设为契机,以强化执法办案为主线,以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为目标,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执法办案,严厉打击了辖区各毁林违法犯罪,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

  抓落实,促规范,全面提升队伍管理水平。为确保各项制度不流于形式,局里聘请林业系统部分领导对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定时进行督察检查。在各项制度的约束下,广大民警的言行举止、工作作风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多年来,全局未出现违规违纪民警。同时,此局制订了民警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制考核细则,责任制实行半年一考核,全年一兑现,考核与奖罚挂钩,充分调动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成立了甘泉县森林公安局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职信访员,安排每周一、周五局领导接待信访群众,切实使信访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规范民警执法档案,执法档案科学地把民警每月日常工作考核成绩、违章违纪考核成绩、案件质量考核成绩和每季度业务知识考试成绩按比例形成季度综合考核成绩,季度综合考核成绩与年终责任制考核直接挂钩。根据县纪委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要求,结合县公安局错案追究制度和奖惩办法,修订完善该局错案追究制度和奖惩办法,实现以制度管人。截至目前,全局民警所办理的各类案件未出现冤假错案,案卷经法制员评查均为优秀。

  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对民警业务知识进行培训,每年举办一次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训练活动,按照省、市森林公安局的安排,选派一到两名业务骨干外出培训训练;清明节前后把体能练兵与防火巡查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训练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抓整治,严打击,建立甘泉和谐林区。此局结合实际,在辖区内先后开展了“天网行动”“春季攻势”“雷霆行动”“林区缉枪治爆专项行动”“林区违规野外用火专项行动”“夏季攻势行动”和盗伐柏树暨非法采挖大树等专项整治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一批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每年按照县防火办安排部署,在防火期内积极组织民警上山进沟进行防火巡查,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主动联系相关部门联合在城区“四座山”和主要林区路口设立临时检查站,进行检查宣传,防患于未然。在防火戒严期内,严格按照县防火戒严令的要求对违规野外用火者进行严肃处理,有效地教育了广大群众,提升了全民森林防火意识。还不定期组织民警进沟上山巡查检查,在辖区内广泛布控耳目眼线,查找案源,有效地维护了林区治安秩序。

  民警们说,树木就是要好好保护,不然一片长了几十年的树木或者还没成材的小树被砍伐,几十年长成的参天大树却被违法犯罪分子一夜毁掉,那一个个树桩、一块块田地宛如我们心里的一道道伤痕……

  退耕还林乐百姓

  10月18日,甘泉县南义沟村村民南梅一家正在忙着采摘红彤彤的苹果,一箱箱整齐地码放在地头。南梅喜滋滋地介绍说:“这一片果园有200多亩,原来都是耕地,2002年退耕还林统一栽植的红富士,现在亩产能达到2500公斤,去年一亩地卖了6000多元钱,大家都从退耕还林中尝到甜头……”这只是该县退耕还林的一个缩影。

  该县辖3镇2乡1个街道办,总人口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45.48万亩,其中1999年至2006年退耕还林面积19.13万亩、荒山造林9.13万亩、封山育林2.6万亩,2013年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14.62万亩,涉及全县10920户、50326人,累计兑现资金3.98亿元,全县退耕户人均受益达7919.3元。

  自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该县结合实际,加强目标管理,夯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我县乡镇党政“一把手”退耕还林工作负总责的实施办法》,实行乡镇党委政府对退耕还林工作负总责和县、乡退耕还林目标责任制。乡镇“一把手”为退耕还林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村支书、村主任和驻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认真制订作业设计、种苗供应、检查验收、资金报账、档案管理、封山禁牧、成果巩固等各方面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使工程建设有章可循,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的齐抓共管格局。

  统一思想,加大政策宣传。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是顺利推行封山禁牧工作的前提。为此,该县将有关文件印发到乡镇、街道办,县委、县政府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辟专题栏目,大力宣传封山禁牧政策,将《陕西省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我县封山禁牧工作管理及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在栏目上每天滚动播出。还在街道电子显示屏设定固定标语,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省政府封山禁牧令,禁止任何形式野外放牧”“全面落实封山禁牧条例,依法打击野外放牧行为”等宣传标语,全县共发放宣传单、资料30000余份。

  严格兑现,保障退耕户利益。在退耕还林政策兑现中,狠抓四个关键环节:实事求是,认真复核退耕还林面积,逐级落实到村组、山头地块和退耕农户;公开公正,坚持公示制度,将分户合格面积和兑现钱粮数量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建档立卡,建立完善退耕还林档案,做到资料齐全、账务清楚、手续完备;规范操作,确保兑现到户。

  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实施,进一步加大了封山禁牧工作力度。经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研究制订了《甘泉县封山禁牧工作管理及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为封山禁牧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明确管护责任,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封山禁牧目标责任书,明确封山禁牧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辖区内封山禁牧工作的管理,各乡镇都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封山禁牧工作队。充分发挥封山禁牧村民自治作用,做到全民参与,人人监督。加大督查力度。由县委督查室牵头,汇同政府督查室、纪检委、考评办、电视台、林业部门,进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同时,该县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封山禁牧专项整治活动。在封山禁牧专项整治活动中,累计封禁羊子344群,4.9万余只。

  同时,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不具备饲养条件的养殖户坚决予以取缔。道镇、石门镇及街道办同养羊户签订了责任书,对不具备放牧条件的限期远离。其中道镇乔庄、蒲家沟及三岔村6户,石门镇庄科塔、梁庄、王坪村8户,安家坪等村16户群众自行拆除羊圈、联系牧场,将约3700只羊子迁往邻近的榆林、甘肃等地。

  为切实保护全县退耕还林成果,该县面向全县公开选聘村级护林员117名,并安排各基层林业站配合乡镇(街道办)对所有护林员进行岗前培训,制订护林员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各护林员管护区域,夯实管护责任。同时,为提高村级护林员管护积极性,该县将村级护林员工资待遇由原来的600元/年提高到1200元/年。

  就是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下,该县目前有山地苹果31500亩,2016年纯收入1500余万元;核桃经济林示范园2.6万亩,真正乐了百姓。(通讯员 范筱霞)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