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黄龙 正文
在青山绿水间“作画”
——黄龙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之路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7-08-24 来源: 延安文明网

  8月10日至13日,2017年世界旅游文化传播使者大赛在黄龙举行。活动举行前后的一周时间,黄龙共计接待17万人次,同比增长118.7%;综合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144.6%。各大景区、景点一票难求;酒店、宾馆更是一房难求,周末入住率高达100%。

  这样的情景,在如今的黄龙县并不稀奇。近年来,黄龙县用旅游承载文化,用文化丰富旅游,用体育激活旅游,在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有力践行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短暂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灰色的,没有体育的旅游是没有活力的,没有文体的民生是暗淡的。”如何将文体事业转变为文体产业,这是黄龙县委书记任高飞的思考,也是黄龙县的实践。

  在青山绿水间塑造文化之魂

  在苍茫的黄土高原腹地,有一片世外桃源。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7%,林草覆盖率达92%以上,被誉为“陕西的一叶肺”。

  地处延安市东南边缘的黄龙县与我市其他县域相比,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落后,交通不便,人口少,财力弱,旅游带动成了黄龙县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境的重要战略。“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这一片青山绿水。”任高飞如是说。

  一片片森林花草,一根根原木雕刻,远近车马无喧,只见绿树青山。

  走进瓦子街树顶漫步,在一条蜿蜒的绿色长廊指引下,一座40米高、1250米长的钢木结构塔身在浓茂的群山之间格外显眼。作为树顶漫步的核心项目及标志性建筑,树顶漫步科普塔教学点及互动体验栈道全程采取无障碍通道设计,包含20组针对儿童设计的拓展挑战,3组科普互动平台,24米高54米长滑梯,两处玻璃观景台,各种飞禽标本等元素,集科普、互动、体验、挑战、观景等功能为一体。

  “这里环境不错,也好玩,特别是户外拓展项目,有的稍微有点难,不过感觉非常好。”六年级的来天宁和爸爸来勇从北京自驾过来,在高速路看到广告后,就临时决定改变原来的旅游路线来到了树顶漫步。

  “整个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青少年互动体验、森林体验、森林运动、科普知识教育、课外自然课堂、滑雪及卡丁车训练、生态农业示范、夏冬令营、研学旅行等。”黄龙树顶漫步负责人申青峰介绍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平台的搭建,让更多的孩子走出户外,亲近自然,从自然的体验中有所收获。”

  近年来,黄龙县立足生态文化,挖掘先民文化,结合黄河文化、黄帝文化、红色文化,融入民俗文化,努力实现文旅一体,深度发展。通过文化植入和融入黄龙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来支撑旅游项目、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为旅游塑造灵魂、打造亮点、创造效益。

  树顶漫步、神道岭、百鸟林等植入生态文化,打造亲近自然、感受风光“生态之旅”;在水一坊、龙城之窗、香格里拉小区等植入民俗文化,打造江南水韵、体验风情“民俗之旅”;龙文化博物馆、无量山文化碑廊等植入龙腾文化,打造感悟历史、寻根圆梦“历史之旅”;瓦子街烈士陵园、双拥公园等植入红色文化,打造缅怀先烈、瞻仰红星“红色之旅”;全民健身运动中心、慢性系统等植入健身文化,打造徒步慢行、低碳运动“健康之旅”;白马滩、城东小吃城等植入饮食文化,打造特色餐饮、美食体验“舌尖之旅”……

  通过旅游项目、旅游基础设施的文化植入,黄龙县多元文化得以充分挖掘、利用、保护与传承发展,有了文化的“魂”,黄龙县旅游品位、价值得到更高层次释放,拓展了旅游文化新业态,助推了旅游快速发展。

  动静一体让旅游“活”起来

  比起以前旅游时晒美景、发自拍,如今的朋友圈里更流行晒旅途中的徒步地点、跑步地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运动爱好融入旅行中,以体育和旅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消费正在快速增长。

  “刚开始我们的俱乐部只有10多个人,随着黄龙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很多体育赛事的举办,越老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运动,现在已经增加到70多人了,这里环境好、空气好,非常适合户外运动。”今年28岁的刘玄召是一家自行车专卖店的老板,也是黄龙骑行俱乐部的组织者。

  黄龙县以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在加快文旅结合的同时,还积极推进体旅联姻,加快发展体育产业,融体育赛事的“动”与旅游资源的“静”为一体,以休闲体育品牌赛事及各类特色体育活动为载体,使旅游“活”起来。

  2016年以来,黄龙县通过多方努力与争取,举办了陕西省山地自行车越野定向挑战赛、陕西省7人足球友谊赛、延安市老年门球赛、延安首届残疾人运动会、黄龙山千人徒步大赛、龙湖首届冬泳比赛、千人游龙湖、网球邀请赛、青少年野地拉练夏令营、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暨陕西省首届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清凉黄龙暑期行”暨首届黄龙县房车旅游大会等活动。同时,还举办了冬泳、滑雪等冬季特色体育项目,既填补了陕北地区滑雪、冬泳赛事的空白,又弥补了冬季旅游的短板,带动旅游由“夏秋火爆”向“全年恒温”转变。

  “现在我们所有产业都是围绕旅游转,全县倾力打造全域旅游、全民旅游、全业旅游、全季旅游。”黄龙县旅游局副局长白飞龙说。

  在融合中把事业做成产业

  “黄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早知有黄龙、何必下江南”“夏季避暑、冬季避霾”“绿的世界、龙的故乡、花的海洋、养生的天堂”……现如今,黄龙县因旅游的井喷式发展获得美誉多多。

  “在西安,开着空调都热得睡不着。”58岁的石堡镇洛尧科村村民刘建军常年在西安打工,很少回黄龙老家,这几天家中没事,他就经常到离家不远的龙湖景区休闲纳凉。“黄龙的变化真是非常大,越变越漂亮了。”

  “体育+文化+旅游”模式在黄龙的生动实践,不仅提升了黄龙县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内涵,增强了全民健康素质,为当地群众和来黄游客提供了更加完备、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更带来了游客、创造了商机、提升了形象,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推了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石堡镇曹店村村民张新龙原本一直以安装壁挂炉为生,2014年在工作中因意外被天然气烧伤,家中父母均已是70多岁的高龄,一度生活非常困难。

  如今在县城生态停车场,每天按时上班的张新龙,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开始的时候一个月1300元,现在一个月能拿到1700元,这对我来说,解决了很大的负担。多亏旅游才能有这份工作,我这也是沾了旅游的光。”

  任高飞说:“人与自然的深度融合是我们的承诺,生态与经济的高度统一是我们的誓言。”

  午饭时间,在瓦子街镇的一处农家饭店里,呼立霞和陈卫平夫妇一直忙个不停,在结账的间隙,呼立霞告诉记者,“以前一天最多也就能卖三四百元,现在游客特别多,基本上每天都在两三千元左右。”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但在如今的黄龙县,正在开辟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数据显示,黄龙县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81.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168.3%、353.5%。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15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86.5%、159.8%。2017年截至7月16日,全县接待游客167.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53亿元。

  黄龙作为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瑰宝,曾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黄龙县用旅游承载文化,用文化丰富旅游,用体育激活旅游,在“文体旅”事业的融合中,不断做成“文体旅”产业,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存在感。(延安日报记者 刘小艳 朱佳雨)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