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吴起 正文
吴起县生态扶贫让群众增收有了“靠山”
家庭林场建起来 农民腰包鼓起来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7-12-07 来源: 延安文明网

  在距离吴起县城约一公里的一个山沟里,坐落着一座国家级展览馆——全国退耕还林展览馆。展馆内,一张卫星植被指数图格外醒目。沿着绿色植被出现的方向,吴起县域版图基本被勾勒出来。走在吴起县的山峁沟壑间,放眼望去,一个个山头间已是满眼青翠,郁郁葱葱。

  而上世纪90年代,这个小县城的水土流失面积一度超过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0%。农民就在陡坡山地里广种薄收,过着靠天吃饭的贫困生活。为了改变这一面貌,1998年,吴起县率先在全国实施封山禁牧。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4.79万亩。

  今年以来,吴起县将扶贫工作与深化林业改革、加快生态建设、培育富民产业结合起来,采取林业项目倾斜脱贫、劳务造林优先脱贫、生态补偿帮助脱贫、护林管护扶持脱贫、创新机制加大脱贫五项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和低收入户背靠着山林就有“饭”吃。

  之前,冯建福常年在外做生意,2011年后转身进军生态业,在吴起县政府出台家庭林场政策后,他很快就嗅到了这个商机。在政府的支持下,他承包了老家郭店子村4500亩荒山,用来开办家庭林场。“政府做工作让我把乡亲们组织起来搞家庭林场,一来可为贫困户增加收入,二来还可以为家乡增绿,事成后政府给予我们一定补贴,我们都能受益。”冯建福说。

  目前,吴起县有5家家庭林场,县政府计划今年再发展10家,力争到2020年培育发展家庭林场100家,吸纳贫困人口3000人,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冯建福也已与附近的陈岔、北梁、张台和王洼子4个村的村民达成了协议,鼓励村民以劳力、土地、资金等不同的方式入股,村民干活另外赚取工资,每年仅生态建设一项人均收入达2000元以上。

  在今年实施的百万亩松柏林基地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中幼林抚育工程、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以及历年实施的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补植补造中,吴起县再次要求各中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必须雇用项目区当地劳力,优先雇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不得拖欠劳务工资。同时,积极鼓励贫困户依托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食用、药用、菌类、林产品加工等林下经济,优先帮助贫困户销售各类花卉苗木。

  在吴仓堡镇冰草沟村,县林业局将全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确定的13户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给他们每户承包了15亩造林项目,每亩劳务补贴200元,如此一来,他们每户就多增加了3000元的收入。而且这一帮扶项目也将作为该村的长期帮扶措施被固定下来,直到他们每户彻底脱贫为止。

  正在自家林地里补种树苗的贫困户刘彦昌高兴地说:“县上在实施生态劳务补贴帮扶措施中,我们人人都是受益者。生态扶贫让我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找到了‘靠山’,幸福生活的日子有了保障。”

  为了让贫困户和低收入户进一步享受到退耕还林的“扶贫套餐”,吴起县还利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实行“生态补偿脱贫”政策,在全县每个村子选聘2名贫困户和低收入户作为护林员,为328名贫困户和低收入户每年增加1200元收入。同时,充分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民技能培训项目,面向贫困农户,积极推广林业科技成果,建立林业科技人员帮扶农户的联系机制,手把手为贫困户教技术、教管理,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个会经营、懂技术、善管理的能人。

  数据显示,目前吴起县共落实400多户参与森林抚育项目,造林面积达4000亩;全县4646户建档立卡户全部享受生态效益补偿,户均830元,落实1997户贫困户,参与管护集体公益林,户均补偿1980元,管护面积达30.55万亩;聘用328名贫困群众为护林员,户均年收入1200元;组织贫困户进行果树种植技术培训20余次,受益人数达1000余人。

  如今,在漫山青翠的掩映中,不再有“下一场大雨褪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这样的场景,也不再有靠着大山没饭吃的窘迫。如今,老百姓嘴边常常挂着这样一句话:“山绿了,人富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延安日报记者 刘小艳)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