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延川 正文
延安文化之原味民间剪纸在延川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8-12-03 来源: 延安政府网

  写兽儿

  中国的民间剪纸是一种被大众误解的艺术,它或是在绚烂丰富的现代生活中被边缘化和漠视,或是在市民生活中被市侩化和庸俗化了,而真正的中国民间剪纸还在广大的乡土世界中流传。

  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最集中和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延川县,因为地处偏僻,经济闭塞,交通不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多原汁原味的民间剪纸被相当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在延川,剪纸的男子是个“另类”

  我们的向导冯山云是延川县文化馆的“头儿”,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延川挖掘和培养民间艺术能手。可以说,延川的“文化分布”他都了如指掌。我们刚到延川县城的时候正是傍晚,他说:“你们莫急,吃过饭,先看秧歌。”

  齐家河村就在距离县城不远的一条深山沟里,经过40多分钟的崎岖山路,我们看见前方有花红柳绿的男男女女在一位老者的带领下舞起了传统的秧歌。一跳就是大半宿,男子的步伐越来越花样翻新,而女子就是那么几个动作。当地人告诉我们:“原来都是女子在家,不敢出来露世面。秧歌都是男的闹,你看那个媒婆是男扮的,女子跳秧歌是现在才有的。”

  闹秧歌男女有别,剪纸也是这样。中国民间剪纸协会的乔晓光告诉我们:“中国地域辽阔,民间剪纸的地域特色鲜明。在南方,最著名的剪纸艺术人多数是男性,他们走街穿巷,靠剪纸谋生,他们一般用刻刀搂刻剪纸,一次就能刻一大摞。北方的民间剪纸高手大多数是女性,她们剪纸不是出于生活的压力,而是在生产劳动之余,用剪纸来排遣忧愁、表达心里的美好愿望。”

  冯山云并不作剪纸但他又几乎是延川所有民间剪纸高手的指导教师,而他自己却从来不剪纸,他说:“因为男人要生存,抡锄头,养活家小。”

  高凤莲,她的剪纸“撕胳膊裂腿”

  说起北方剪纸的“北犷”,高凤莲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今年70多岁了,我们到延川白家塬村高凤莲家的时候,她正准备主持自己孙子的婚礼。“想我17岁嫁到刘家的时候,那才穷着哩,家里的土窑只有一个土炕、一个水缸和两只碗,其他什么都没有。”

  她年轻的时候就手巧得很,过年过节,村子里的人都来请她帮着剪窗花。“我妈心可灵哩!”她的三女儿刘洁琼说,“我小时候裤子的膝盖破了,我们家那时候很穷,结果我妈就找个破布,织了两个老虎头给我补上。看着可爱着哩!”

  冯山云谈起高凤莲时说:“17年前我认识高凤莲,并不是因为她剪纸,而是因为她曾多年历任民兵连长、妇女主任、村支书,她还以科学种田而出名。她开始进民间剪纸学习班的时候,作品并不咋样,极平常。可是她对这黄土高原的民俗民情的了解,不是其他作者能比拟的。而且传统的观念在她的剪纸里都以生气十足的形式出现:比如‘扣碗’,在她的剪刀下不是四平八稳、两个碗上下紧扣,而是从碗里冲出一条生龙活虎的鱼来。”

  高凤莲是个典型的陕北婆姨,充满活力,她剪出来的东西也“活”得很,从来不那么“安分守己”,不是威风凛凛就是“撕胳膊裂腿”。她说:“剪纸又不是肉,肉你摆动变化太大了,疼呢。剪纸任你摆来摆去,越大越好,才显得会动呢。就是牲灵(动物)一出世,也是朝四面八方乱动才站起来哩。”她剪的马,四条腿像个风火轮一样四方旋转,她说:“这是天马。”

  可能就是因为她这样突出的个性,到了剪纸上,别人是能手,而她是大师。中国民间剪纸协会老会长靳之林告诉我们:“就是因为延川剪纸这种随心所欲的特点,使人们并不在意形式的逼真,而是固执地注重那其中的含义。”

  剪得像,恐怕是北方民间最不看重的

  延川土岗乡小程村是个“民间剪纸艺术村”。这是个非常宁静的小村庄,全村54户205口人,近几年在有些人的指导下妇女大都是剪纸能手。村子专门建了一座窑洞当剪纸活动室,得知有人来“照相”,村子里老老小小的女人都聚集过来。我们请剪纸能手们随便剪,程村长给我们介绍:“延川人讲,人的脸就像梅花朵朵,眼睛眨巴起来睫毛扑闪闪的像一对蝴蝶,黑溜溜的眼珠活像一对隔墙的毛毛狗。所以剪一个人就要把最美的东西按在人脸上,这人的眼睛就要剪成个蝴蝶、牡丹花。”

  刘小鹃是小程村剪纸能手里最年轻的一个,她17岁的时候就出版了自己的剪纸专辑《百难图》,“我喜欢剪个猫啊、狗啊、鸟啊、兔啊,可爱着哩。”刘小鹃刚开始学剪纸就挺有灵气,只不过胆子小,人腼腆。当时正是冯山云给她辅导剪纸:“我们教剪纸不是教她们怎么剪得像,是让她们自己能发现自己的‘能耐’,自己相信自己,自信了,剪出来的东西才有心劲儿。”

  “剪得像”恐怕是北方民间剪纸最不注重的。在小程村里,不管剪什么,最重要的不是“像”,而是“有趣”。这儿的大妈大娘剪鱼,鱼身上要装饰莲花;剪鸟,在一只卧着的鸟身上要装饰飞鸟;老虎肚子里可以装饰活蹦乱跳的小老虎;老猫肚子里甚至装饰着小老鼠;二龙戏珠不用没意思的死的“珠”,而是利用谐音化为活的蜘蛛;公鸡尾巴、人的衣角随手一剪就成了一朵花、一只雀儿。

  与众不同的郭如林

  在延川,剪纸的男子是个不大不小的“另类”,比如郭如林。郭如林的剪纸相当漂亮,不过在延川民间剪纸展览室见不到他的作品。原来是照看展室的人把他的作品标贴给弄掉了。因为怕人发现他这个很会剪纸的怪物,就这样作了。他不怕,自己会张罗,听说有很多研究民间剪纸的城里人要到延川来参加“中国民间剪纸年会”,就说通了县委招待所的人,把自己的剪纸展览办到了招待所的楼道的墙上。自己开办“郭如林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川年会作品展”。几天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剪纸研究者把他的剪纸买了个干净。“我是受我老姨的影响喜欢上剪纸的。”他说。看了他的剪纸真有于众不同的感觉。

  延川地理

  黄河出河口镇,受吕梁山之阴,曲折向南,将黄土高原开出一道深邃蜿蜒的峡谷,成为陕西与山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驻足河岸,天空有薄雾,周围是被水流与时光切割过的厚土,大地纵横辽远,群羊星散出没,陕西延川县的数个村庄就坐落在晋陕峡谷西侧的山崖上。

  剪纸溯源

  传统剪纸“扫天媳妇”延川人人会剪。黄土高原缺水,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涝灾更会使这里的农田颗粒无收。直到现在,如果秋收前下那不该下的雨,农民为了防止枣子泡烂,仍会把“扫天媳妇”,用绳绳拴在棍棍上,或吊在树枝上,来把“天扫开”。当地人告诉我们,“扫天媳妇”就相当于“早魃”。

  剪纸的起源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祈福驱祸的民间巫术。在过去,人会时常感到命运的拨弄,即使对农时与节气有所掌握也并不能带来风调雨顺,勤劳和善良也不能保障全家人的健康,天灾人祸都成为高悬在人心里的巨大阴影,因为毕竟农民是靠天吃饭的。

  目前,陕北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剪纸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产业,人们更注重剪纸的形式和商业价值,对其中承载的文化含义却往往忽视了。延川县是陕北发掘民间剪纸较早的地区,但因为地处偏僻、经济闭塞、交通不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多与黄土高原人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古老剪纸,其形式和含义都被相当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南北剪纸之别

  北方广大农村劳动妇女讲究观念,想到哪剪到哪;而南方剪纸玲珑剔透、严整优雅,以写实风格著称。于是形成了北方剪纸粗犷随意、南方水乡剪纸精致明快的“北犷南秀”的鲜明特色,反映了北方大陆与南方水乡劳动群众的性格气质。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