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宜川 正文
宜川:教育教学改革开花结果 助推全县经济大发展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7-08-02 来源: 延安文明网

  宜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就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北宋理学先驱、思想家、教育家胡瑗、张载曾在此传道授业、教化民众,被后世誉为“安定流韵”“横渠遗风”,陕北文化发展史上素有“文出两川”之说,其中之一就指宜川。

  近年来,宜川县立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创新驱动,激发教育活力,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全县教育事业活力充沛,成绩有目共睹。“双高双普”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全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现场会、全省基础教育科研工作会和全国首届学生自主化教育管理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先后成功在宜川召开,宜川中学高考6项指标连续12年名列全市各县区前列,职业中学单招考试4项指标连续10年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一,走出了一条知名教育品牌的发展之路。

宜川中学科普展览

宜川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A.教育改革,助推全县经济大发展

  宜川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早日摘掉贫穷帽子,必须依靠人才,而基础就在教育。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牢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主要领导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和使命,争当教育书记、教育县长,自觉肩负起发展教育的第一责任,以实施“两基”达标、“双高双普”、义务教育均衡等教育惠民工程为抓手,做到谋划发展用心用力,解决问题立言立行,推动落实不打折扣,以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推动全县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该县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从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地位科学谋划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创新高中教育,巩固义务教育,强化学前教育,统筹职业教育。经过全县上下不懈努力,教育由小做大,由弱做强,近十年为各大院校输送优质生源19014人、培养各类优秀专业人才110余人、培训各种实用技术6万多人次。近年来,通过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村官招录等渠道,970名宜川籍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当地各行各业,直接投身家乡发展。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为全县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该县立足“安定流韵”“横渠遗风”的历史积淀和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把优先改革教育作为推动全县各项改革的突破口,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继教育改革之后,卫生体制改革、文化改革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让人民拥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宜居的环境的生动局面。

宜川县幼儿园艺术节

宜川中学中外师生交流

  B.教育管理改革投石激浪

  近年来,宜川县坚持体制创新,树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理念,按照建立“一名好校长、一支好队伍、一套好机制、一个好氛围、一个好环境”的工作思路,以深化“四制”改革为抓手,不断激发教育管理活力。改革校长聘任办法,建立校长“能上能下”的竞争体制。通过科学设定校长权力、职责及目标,采取笔试、演讲、答辩、评议等程序,对各学校校长进行3年一聘,通过竞争,让能者上、庸者下,及时把那些教育理念先进、管理意识超前、办学视野开阔的优秀人才选任到校长岗位上,推动学校健康发展。2001年以来,共聘任校(园)长66人,落聘30人,涌现出兰爱平、孙明贤、王文涛、李志强等一批全市知名的优秀校长。

  42岁的袁景林,本是宜川中学的教学能手,由于管理有方,能力突出,从一线老师逐步提拔到政教处主任,去年被聘为宜川集义九年制学校的校长。宜川中学“自主管理”模式的理念最早就是他借鉴大学的学生会管理而提出的。上任集义九年制学校校长后,他发现乡镇学校活动少,学生死背书的问题比较突出,想直接套用宜川中学的模式又不可行,便研究出了一套快乐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师生心理沟通、开展活动竞争等方法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轻松教学。同时,组织学校开展了艺术节、运动会、书画展、手抄报、国学吟诵等多项活动,师生的兴趣和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全校形成了团结合作、积极阳光的教学氛围,连家长们都说孩子们都有精气神了。

  改革教师聘用办法,建立教师“能进能出”的管理体制。按照因事设岗、定编定员、择优选能、任人唯贤的原则,实行“校长聘用副校长,教育局审定;中层干部校长提名,年级组长主管副校长提名,教师年级组长(或教导主任)提名,员工处室主任提名,校长办公会审定”的分级聘用制度,对教职工实行一年一聘,不断强化教职工管理,打破“铁饭碗”的陈旧观念,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

  2006年以来,在财政负重前行和严格控制编制的情况下,该县始终坚持教师聘用倾斜政策,本着“需要什么样的人、招什么样的人,需要多少、招多少”的原则,通过特岗教师、振兴计划等途径为基层学校招聘各类专业教师402人。特别是在宜川中学教师聘任上,将招聘权力全权下放至学校,由学校自定标准、自定程序,自主招聘。学校累计招聘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和重点中学学科带头人417人,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的范斌2011年通过应聘进入到宜川中学,他是咸阳人,妻子是安康人,两人为了共同的教师梦来到宜川,在这里成家立业。考虑到这些外地教师们背井离乡生活不易,该县尽最大努力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2015年,县上无偿划拨土地40亩,实施了投资1.6亿元的宜中教师公寓楼建设项目,提振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改革教师奖惩办法,建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体制。按照教职工岗位职责,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和工资标准,并严格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职务(技术)等级工资、津贴,真正实现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教师坚持“论能力不论关系,论成绩不论资历”的原则,全力为有作为、有贡献的教师解决职称、待遇等方面问题。同时,设立了教学成果奖和教育科研成果奖,依据德、能、勤、绩综合考核,每年拿出200余万元对全县教育系统涌现的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实施重奖。

  改革师资配置办法,建立择校“能城能乡”的均衡体制。按照“城乡一体、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生源分布情况和学校布点实际,科学布局,撤并、改制乡镇学校11所,新增幼儿园6所,改扩建学校12所,并以宜川中学整体搬迁为契机,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云岩、集义两个重点镇为两翼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全面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力量优化配置,确保城乡教育硬件一样好,教育质量一样高,让城乡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切实解决择校热、入学难问题。

宜川中学自主课堂观摩

 
宜川三幼国学诵读展演


宜川城关小学开展汉字书写大赛

  C.教育教学改革开花结果

  早在2008年,宜川中学就率先开展了以“自主课堂,自主管理”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随着师生的实践和时间的证明,“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于2013年3月被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评为“全国高效课堂新九大教学范式”,2013年12月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自主管理”德育模式于2014年1月被北京师范大学全国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评为生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自主教育模式”于2016年2月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以宜川中学为典型代表的课改模式轰动了整个陕西乃至全国,学校被誉为“陕西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全国学生自主教育的一大样板”。每年有50余名管理人员和教师被邀请至全国各地介绍宜川中学教改经验,先后有四川、河南等20余省市近10万名教育界同行来宜考察学习。

  在宜川中学的示范引领下,全县各类学校不断创新,积极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上,改“教本课堂”为“学本课堂”。各校以“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反馈”为框架,以学案为载体,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特征,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精髓,在教师点拨、引导和帮助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形式,使学生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质疑、选择、分析、综合,进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传递和控制为中心的“教本课堂”,走向以师生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学本课堂”,使教学回归到因材施教、启发点拨、激发思维的本质之中,使学习回归到交流合作、质疑对抗、体验感悟的较高境界。

  在学生管理上,改“压制管理”为“自主管理”。以“行为规范自主、生活管理自主、活动组织自主、文化构建自主、学习形式自主”为核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生充分授权和放权,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以规范约束、权威震慑等为特征的压制管理,走向以自主机制为基础、特色活动为核心、文化引领为策略,实现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德育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琐碎的日常事务当中解放出来,留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让学生从无休止的唠叨和说教中解放出来,拥有充当主人的自信、阳光和快乐。

  在教育理念上,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发展”理念,努力让学生的本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个性得到最大限度张扬、潜能得到最大限度挖掘,实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功成才。在注重学生文化课程的同时,深入开展“我叫雷锋”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最美少年”评选、运动会、足球联赛、百里远足、阳光课间操、激情宣誓、科技节、艺术节、才艺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如今,宜川全县教育教学改革蔚然成风,改革成果惠及全民。县初级中学、城关小学、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等学校探索建立了“激情”课堂、“Love”课堂、“愉快·合作”课堂、“后茶馆”式教学、“131”幸福课堂等教学新模式,形成了“一校一品”“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宜川,正作为教育改革的奋进者,为中国教育谱写新的篇章。在全国改革的热潮中,宜川教育将乘着振兴的东风,荷载着全县人民的梦想,实现新的跨越。(延安日报)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