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志丹 正文
远去的年味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9-01-09 来源: 延安文明网

  进入腊月的天气异常寒冷,再有几天就放寒假了,可我的手冻的红彤彤的,中指明显比其他指头粗,且呈现成两头细中间粗的擀面杖形状,吃饭时握筷子也失去了往日的灵巧。脚指头、后跟肿胀的红亮发明,每晚睡觉前在开水里泡上一阵,才能进皮窝,然后用指头不停地搓,直至痒和疼夹杂在一起的那一种难受,开始变麻木了,也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腊月初八,是进入新年的第一个节日。民间有句俗语,

  “过一冬至长一枣树,过一五豆长一斧头(五豆指农历十二月五日),过一腊八长一杈把(杈把:收买碾场用的工具),过一年长一椽”。初七妈妈就开始准备初八早上的腊八粥,腊八粥的主要成分是细面条,小米、黄豆、荞面磋的腊八蛋(实际是开水和起的荞面搓成的圆形面疙瘩),及各种各样的器具(像勺子、灯坐、碗、面人等)。腊八一大早,天还不太亮,妈妈就起床煮腊八粥,先熬黄豆稀饭,黄豆稀饭熬好后呈出来,再煮细面条,面条煮好后先呈供饭财神爷、灶火爷、土地爷、牛王爷,供饭摆放就位,开始给邻家们送面条每家送一碗,我和两个姐姐分工,各有各的送达范围,一般就是住在一排的左邻右舍,记忆中六七家人的样子,这时比看谁家主妇细面做的好,送的早。我们送饭的时间妈妈在开始煮腊八(事先准备好的荞面做的各种器具、腊八蛋),腊八煮熟后,把呈出来的黄豆稀饭、邻家送来及供奉用的面条,一块倒入锅中再混煮,这样一锅腊八粥就算煮好了,不咋好看但挺好吃的。

  腊月初十,镇上的集市就开始活跃起来了,年画、对联、肉、炮等都开始上市了。我们家爸爸喜欢看秦腔戏,所以年画的内容都是以秦腔戏为主(谢瑶环 、游龟山等)。一般腊月初十肉就割下了,十二三煮肉,煮肉时在锅里呈上凉水放上煮肉用的调料,过去调料很简单花椒、生姜、大回、小回,用细纱布包住下锅,肉熟时再勾兑上一油勺子红糖水上色。肉下锅后几个小孩趴在炕条上(小时侯炕和锅台之间用砖块垒起来一道隔墙)眼巴巴的等着肉熟,父亲检验肉熟的方法很简单,不看表用筷子插,肉快熟时要揭开锅插好几次试,每次揭锅飘出来的肉香,对孩子们都是严峻的考验。听爸妈说有一年,那时还没有我,我们还和大伯家一块过日子,大伯、爸妈在院子忙其他活,肉煮到锅里后,大伯家的两孩子和姐姐(一个当时十二三、一个八九岁、一个四岁多)在家里烧火照肉熟,几个孩子经不住肉香诱惑,煮肉锅一滚就开始尝肉直尝到肉熟,大姐也因那一回尝生肉落下毛病,至今也不吃一口肉。肉煮熟后,先吃泡馍馍,用腥汤(煮肉水)泡起的泡馍,调上油波辣子、咸菜挺好吃。同时妈妈把热肉切成细片状调上酱油醋、油泼辣子、拌上蒜汁,给每个人分开,泡馍就热肉算是年前最丰盛的一餐。

  过了腊月十五,就开始粉面(制作糜子面)。粉面是把软硬糜子放在碾子上碾压,用箩子过筛得出面粉。全村当时就一台碾子,碾时要挂号排队,父亲半夜就出去占碾子(给碾子上穿上根自己家拉碾子用的椽),第二天一大早把戴上安眼(朦拉碾牲眼睛的器具)的牲口套到碾子上,再在碾子旁生上堆材火,粉面的工作就开始了,等碾子把糜子碾压成粉末状后,母亲用箩子在箩面槽子(箩面专用的木质箱式器具)里一遍遍的箩,直至滤净糜子里的面粉成份。粉面的第二天开始蒸粉面馍,粉面馍分软糜子膜和硬糜子馍,要蒸上好几锅,软糜子馍比硬糜子馍好吃,但吃多了不容易消化。

  腊月二十,年货就大量上市了。扯新衣裳、置办年货基本都要在腊月二十和二十五两个集会上完成,衣裳有父母们操心,我最关心的是卖炮。一开始炮只是在集市卖,后来临近年关时就有人来到家门前用粮食换,每年不管父亲买回多少,我都要偷些家里的麦子换炮,怕姐姐们告状,那几天就忍着气不惹姐姐们生气。腊月二十三是进入年关的第二个节日,节气比腊八隆重,传说这一天要送灶王爷骑马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家里一年来的善恶,天色一晚家里的灶台前的灯就亮起来了,爸爸给灶台供上干脆香酥的饼子(俗称luo烙馍),水果,玉米粒、清水(灶王爷的马料和饮用水),人民币(路上的盘缠),然后开始点香烧纸,烧纸时嘴里还念念有词 “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去了多说好、回来带上宝”,父亲是个内向性格的人除过这一句剩下都是默念的,听不清是些啥内容,烧完纸、点完香 燃放一串鞭炮为灶王爷开路。

  小时候,过年杀年猪的人家很少,大部分养猪人家都把猪卖给专业的屠户,然后再从屠户那里卖肉,这样既省事,有不用请杀猪人吃杀猪菜,听说吃杀猪菜很费肉,肉吃的少不大气,吃的多养猪人心疼。但是娶媳妇是要自己杀猪的,妈妈在他们姊妹七个里排行老大舅舅们小 ,四个舅舅结婚,外爷家里杀猪我都赶上了吃杀猪菜,我最喜欢吃的是用猪血和荞面灌起来的血灌肠,现在想起来都还觉得好吃,每次回老家时回来还要带上些回来炒着吃。

  腊月二十五六,开始备过年用的凉菜,凉菜多数是炸萝卜(实际上是开水煮熟)炸熟的萝卜丝、萝卜条、萝卜块配上粉条、肉等凉调。父母不知从那里听的偏方说是炸完萝卜的水可以治疗冻伤,我每年都用炸完萝卜的热水洗手、洗脚,但是第二年仍然还是冻伤。腊月二十五六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做豆腐,最初豆腐浆的制作靠牲口拉石魔磨,后几年就有上门用机器打豆浆的省很多事。爸妈做豆腐的手艺很传统,点豆腐不用卤水,用盐碱土和出来的水点,豆浆烧开后碱土水一边慢慢的点,一边用勺子舀豆浆不停的观察,最后把快成型的豆腐呈进铺着细纱布漏筛中,空去多余的水分,豆腐就制作成了。这时再呈出来几碗未空去水分的豆腐雏形,配上咸菜、油泼辣子还有其他作料当豆腐脑吃。

  腊月二十八是一年中镇子上最后一次逢集,又称穷汉会,据说那一天买的东西都便宜是穷汉人家淘宝的最佳时机,也是一年中最后一次采购机会,但父母从不让我们赶那一天的集市,怕来年会沾上霉运,只是有一年腊月二十八下大雪,托人从镇子上捎的买了一把扑克牌。一般蒸白面馍馍的大多时间在二十七八,一是蒸早了,怕早早把白面馍吃完了正月家里来客人没得吃,二是后来延续成一种习惯。白面馍有专门用来供奉的贡馍馍,有出门串亲亲用的油馍馍(又称油包包,给长辈)、兔馍馍(给平辈和晚辈),还有老虎(初一晚上放在娃娃们枕头地下辟邪的)、包子馍等,小时候特能吃,有一年妈妈蒸萝卜粉条包子,我一阵吃了七个,现在是吃了那没多了。

  腊月二十九,是姐姐们最忙的日子,要协助妈妈把全家人脱下的衣服和床单被套统统进行清洗,那时家里没有洗衣机全靠人工手洗,吃完早饭(十点左右),锅灶里架起材火烧开水洗衣服,两个姐姐和妈妈差不多要洗到下午四点左右才结束。匆匆的吃完午饭后,爸妈开始张罗炸油糕、油条、面页等 ,洛川的油糕和延安不同,是油糕面包白糖俗称糖油糕。有一年,听说我们村里和儿子单过的老两口炸油条时,油锅里不慎掉进了水珠油花四溅,老爷爷停下手里的活给灶王爷上香、烧纸后,重新再炸时在没有油花飞溅,于是老爷爷更加执着的认为是腊月二十三忘给灶王爷的马放草料,惹怒了灶王爷后给的一个小惩罚。

  年三十是最忙的一天,一大早小孩换上新衣服,大人则等到初一早上才换。吃完早饭,妈妈就开始打浆子(面糊),我和爸爸准备开始贴对联、门画,小时候的对联买的很少,大多数人家都是手写的,大门、小门、牲口门、灶王爷、财神爷、土地爷等贴起来很费时间,早时家里大门墙是土制的用枣刺定,小门用浆糊糊。我们村有一家人不识字,请人写好的对联,贴时不识字贴错了,把槽头兴旺牲口圈里的对联贴在了自家主屋的炕上,直到正月初二家里来亲亲时才发现。贴完对联,跟着爸爸去上祖坟,上祖坟女孩子不可以去,但第一年结婚的新媳妇得陪着新郎官一块去上祖坟,去看逝去的先辈,同时新郎官要向老先辈介绍自己新娘子。上完祖坟回来上香、烧纸,放炮驱邪,一般三十要烧满楼香,中午及晚上灶王爷烧十五柱香也可以十三柱,其他财神爷、土地爷、牛王爷等可以少烧但得是单数。三十中午一般吃细面条,又称钱串,寓意着来年财源滚滚,有一年村上一新媳妇三十中午做的吃了烩面片,结果被全村人传成了笑话。

  除夕夜,最初的几年也村子里没电,我和两个姐姐妈妈打升级,两个姐姐一组,我和妈妈一组老是输,输到最后大家就不打了。后来有电了,家里也有了电视,就和两个姐姐看着电视陪妈妈包饺子,洛川原上饺子是除夕一大早就吃,要在年三十当晚包好,饺子包完,晚会看完就都东倒西歪的开始准备睡觉了。凌晨两点左右,爸爸就起床了,生着火炉子烧打醋炭用的犁铧(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我也揉着眼睛跟着起床了,我们先是去村里的庙里,回来后爸爸把烧好的犁铧套在小铁锨上,用醋壶里醋在上面浇,随着嗤嗤的声音走遍家里角角落落,包括牛棚、猪圈等,据说说是可以辟邪消灾,打完醋炭再挨个给家里的各路神仙敬香、烧纸,放炮驱邪。

  初一一大早(凌晨五六点的样子),妈妈热乎乎的饺子就上桌了,这时我和爸爸要一块给爷爷的遗像磕头。等爸、妈、姐姐坐定,我要挨个给家里的每一个人磕头,磕完头后才可以吃饭,姐姐们是女孩子不用给大人磕头,我小时候特记恨这一习俗,觉得磕头时特别扭。吃完早饭,提着灯笼跟着爸爸去长辈家里磕头,等天开始亮的时候就回到家里了,爸爸是长辈不用去我的叔伯家里,我和其他年龄接近一般大的叔伯兄弟们再去叔伯家里拜年,有时叔伯们过年逗小孩红火,给抽烟还给喝酒。

  正月初二就开始串亲亲了,先是外公外婆家,后是姑姑、姨姨....直串道初七八。有些孩子停在亲戚家里叫不回去,大人就编瞎话唬小孩“七不出、八不入,初九回来变成猪”意思大致是 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入门,初九回来太迟了就会变成猪。过完正月十二三,就十五了,小时候农村的正月十五没啥热闹,不吃汤圆,也只有镇上才排秧歌,晚上妈妈给每人点一根蜡烛,蜡烛对面放一只面捏的鸭子,注目观望着燃烧的烛火。过了十五好日子也就结束了,偷偷揭上几张邻家的门画准备开学包书皮子用。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但小时的年味和和快乐是抹不去永远的记忆。(陕西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延志吴分公司 孟建宏 )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