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延安模范 正文
【十一月延安模范】张俊——孝老爱亲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9-01-04 来源: 延安文明办

  张俊,女,汉族,出生于1974年4月,现居住于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崖里坪石油小区。

  张俊的婆婆由于家庭变故落下较为严重的精神病和哮喘病,独自一个人生活在延安,起先工作在北京的她由于要照顾奶奶和自己的妈妈,只能北京和延安两头跑,这样长期请假严重影响到工作,2012年奶奶和妈妈相继离开人世后,已经担任一家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销售经理的她毅然决然的辞掉北京的工作来到陕北忍辱负重5年,独自悉心照料身患精神病和哮喘病的婆婆,刚开始几乎天天挨打甚至受伤骨裂,但毫无怨言、坚持日夜陪伴,只为了婆婆自身安全,几年来婆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从未因犯病而受任何伤害。她婆婆的衣食起居、生活费、医疗费,都是她一力承担,使婆婆从捡食垃圾、随地大小便到自己会做饭、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居住环境、身体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五年来,她要随时提防婆婆犯病时的危险举动。有时婆婆突然趴在地上,把凳子套在头上,把自己全身弄脏,她想尽一切办法稳定婆婆情绪后,耐心给擦洗干净身子,再收拾家里;有时正在做饭时,婆婆突然冲进来对她又踢又打;有时候饭做好了,婆婆一口都不吃,全部推倒在地上,这些她都要先安抚婆婆的情绪,然后随着婆婆意愿重新做准备饭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离不弃的照顾着自己的婆婆。

  每次出门,她都事无巨细把婆婆的吃的、喝的放在婆婆顺手的地方,还要想想有什么安全风险,最后还要千叮咛万嘱咐邻居,帮着照看,生怕婆婆有什么闪失。因为婆婆的原因,她生怕给小区邻居造成麻烦,经常主动给予小区邻居力所能及的帮忙,邻居都说这儿媳比闺女还有耐心,她的爱心感染了身边许许多多的人,成为周围人尊老孝亲学习的楷模。

  北京“回来”的好儿媳

  为了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她毅然辞掉北京的工作来到陕北;她忍辱负重5年,独自悉心照料身患精神病的婆婆;艰辛的付出,使得婆婆的病情明显好转;德行合一,深受邻里夸赞。她就是孝敬婆婆的好媳妇、北京知青郭春萍的儿媳妇张俊。

  郭春萍现年67岁,是1974年从北京到陕北插队的一名知青,插队后她成为延长油矿的机修工人,1976年因故离婚,不幸患上精神疾病,2岁的陈北生只能被奶奶带回北京抚养,依靠着单位的照顾和前夫的补贴,生活才维持下来,2000年12月郭春萍退休,此后延长油矿便成了她的家。因身边无人,郭春萍生活每况愈下,长期不打扫卫生,垃圾遍地,犯病时就随地大小便;饥一顿饱一顿,有时还捡拾野草、塑料袋、发霉的饼子往嘴里塞,身体状况非常不好。

  张俊出生在湖北,今年44岁,家中姊妹四人排行最小,从小勤快懂事,深受家人喜爱。在她的记忆里,几乎没有受到大人的责怪和打骂。因为父亲早逝,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张俊刚上初中就辍学打工,先后当过服务员、工人、文员,开过杂货铺,做过茶叶、钢铁生意。1998年到北京作销售工作,与陈北生相遇,2006年两人在北京结婚,因为忙,还要照顾陈北生的奶奶,就一直在京。

  那时,张俊已经知道有个精神病的婆婆“但没想到这么严重!”。

  初次见面,“让婆婆住的舒服是最开心的事”

  2008年冬,大雪,郭春萍患上重度哮喘,单位通知家人赶紧医治,张俊第一次和丈夫回到陕西延川县永坪镇婆婆居住的窑洞。一进门,张俊惊呆了,炕上地下到处都是垃圾,窑洞里阴冷潮湿,散发着一股股霉味。张俊一下子眼泪就下来了“都这个年代了,人怎么可以这样生活!”她二话没说放下行李,用几天时间把窑洞里里外外彻底收拾地干干净净,每天给婆婆梳头、洗衣服、收拾床铺、做饭、帮婆婆擦身子洗澡,有时候婆婆像突然不认识她一样反手就打,她伺候的心惊胆战,婆婆哮喘病时不时就犯,口吐白沫抽搐在地,当时张俊心里就有个想法:我妈不在了,婆婆就是妈,一定要治好。住院期间,张俊一直守在病床边不离左右,婆婆病情好转,陈北生便返京上班,张俊留下照顾婆婆哮喘完全康复出院才返回。

  与此同时,张俊积极协调,在单位的帮助下,把婆婆从窑洞接到了单位帮忙安排的临时楼房里,她又里里外外进行装修清理。“有个好的居住环境,或许对婆婆的病情好转有用”。住进楼房的郭春萍还不习惯,依然随地大小便,还用手和弄着玩。为了每次能让婆婆在马桶上上厕所,张俊就搬一个小板凳坐在厕所门口看守着,可是只要张俊不在,婆婆就又不受控制,最后张俊干脆整夜陪着婆婆上厕所,就这样半年的时间,婆婆开始习惯了在马桶上厕所,这成了张俊最开心的事情!

  2012年张俊自己的妈妈和陈北生奶奶在这一年都去世了,这更让她切身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正含义。

  辞京回“家”,“尽孝不能等”

  由于一个人生活时间太长,加之精神问题,郭春萍形成了大量的不良生活习惯,每次洗完贴身衣服,只拧一下,就直接湿穿身上;不让胡乱吃脏东西,就会经常大发脾气,打骂人。

  2013年,郭春萍又犯严重哮喘。当时,张俊已在北京担任一家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销售经理,为了照顾婆婆,要一个月往返延安北京四次,工作耽误的不少,最后一次婆婆特别严重的时候再次向老板请假,老板不批假,她和丈夫陈北生商量,决定辞职,全职陪伴婆婆,“钱可以少挣,但尽孝不能等”。

  刚开始几乎天天张俊都会无缘无故的挨打,最严重一次是2015年4月的一天,婆婆又捡食塑料袋,张俊便从婆婆手里抢夺要扔掉,当张俊蹲在地上捡拾椅子下面的塑料袋时,婆婆怒气冲天,抡拳狠狠打过来,结果胳膊当晚肿胀、疼痛难忍,第二天去医院拍X光片,显示肩胛骨裂。

  五年来,张俊除了悉心照料婆婆的饮食起居,还要配合治疗,更要随时提防婆婆犯病时的意外危险举动。有时候婆婆突然就趴在地上,把凳子套在头上,把自己弄得全身脏兮兮的,稳定婆婆情绪后,给擦洗干净身子,再收拾家里;有时候正在做饭时,婆婆突然冲进来对她又踢又打;有时候饭做好了,婆婆一口都不吃,全部推倒在地上,她还得先劝住婆婆后再收拾干净。“婆婆吃饭必须准时10点,迟一分早一分都不行,我都是掐着点给做饭!”张俊笑着说。

  五年过去了,婆婆现在已经不吃塑料袋、野草之类的脏东西了,而且贴身衣服也不再穿湿衣服了,生活习惯已大改样。“看到婆婆现在的情况,有时候我真的都感觉和做梦一样,我自己都想不到婆婆能恢复到现在这样。”张俊道“我挺满足的!”

  不离不弃,“婆婆知道疼人了!”

  2017年8月张俊带着婆婆搬到了单位在崖里坪分配的新楼房,刚搬来时不适应环境,婆婆一到晚上就大吵大闹骂人,怕影响邻居,张俊只能陪着回永坪住了一周,好在那时楼房很快就要拆迁了,整个楼上就婆媳两个人住,不怕影响到别人,此后反复几次,婆婆慢慢习惯住在崖里坪了。

  新房进行装修,需要里里外外跑,怕婆婆自己用电危险,张俊每次出门就把电磁炉藏起来,心想电饭煲应该没事,临走时还不放心,就把钥匙交代给邻居,并给婆婆准备好足够的水果摆在明显处。有一次,等到张俊回来时,房子里已烧得一团糟,原来是婆婆自己用电饭煲做饭,一直烧干了导致电线燃起来,引燃了房子。对此,张俊至今心有余悸,房子附近几公里就有油罐。“万幸啊万幸!家具烧了可以慢慢攒钱重置,婆婆人没受伤、没受惊吓就好!”。

  “现在好了,婆婆能自己做饭了,她自己特别爱吃硬面馒头,逼得我也要吃,不吃就硬塞到嘴里,不过现在她做的啥饭我都吃。”张俊说。现在婆婆需要什么水果和蔬菜会告诉张俊去买,张俊生病卧床几天不吃饭的时候,郭春萍会做好饭到房间叫张俊一起吃!一个劲的给儿媳盛饭夹菜,张俊不管爱吃不爱吃,都听话的吃下去,赞扬婆婆做的好吃,每到这时候,婆婆都兴高采烈如同孩子。

  陈北生回延安是郭春萍和张俊最幸福的时刻,郭春萍亲自下厨,一个劲的招呼儿子先吃、要吃好,有时做少了。张俊故意说:妈,你总是让儿子先吃,没饭了我吃什么?郭春萍眼睛盯着儿子,头也不回道:你吃不饱,管我什么事?说这些的时候张俊没有一丝埋怨,反而脸上都是开心“婆婆知道疼人了”。

  邻里之间,“这儿媳比闺女都好!”

  “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一个儿媳妇?”张俊对婆婆的好,石油小区的邻居们都看在眼里“这哪里是儿媳妇,简直比闺女还有耐心”。每次出门,张俊都事无巨细把婆婆的吃的喝的放在婆婆顺手的地方,还要想想有什么安全风险,最后还要千叮咛万嘱咐邻居,帮着照看,生怕婆婆有什么闪失。每个清晨或者黄昏,总能看到张俊搀扶着婆婆去广场散步,看广场舞。有时候天凉不出门,但只要小区里音乐一响起,郭春萍自己在阳台上就扭起来。

  因为婆婆的原因,张俊生怕给小区邻居造成麻烦,经常主动为小区邻居力所能及的里帮忙,时间一长,大家都认识了这个外来媳妇。“当初很多人建议我把妈妈送到医院或福利院,省事!但我怕妈妈受委屈,不管咋样家里总是好的”“如果不是我妻子张俊,这个家就太难当了!”陈北生说,他在北京工作很安心,他知道妻子会比自己更心疼、更会照顾妈妈。

  “过些时候,我考虑把婆婆接到北京和我们一起住,这样她就能天天见到儿子!”张俊谈到自己的打算。“当然要她自己愿意,如果想留下来我还会陪着她”。

  五年来,张俊心中一直存着一份感激,“我从北京来到延安这五年多的时间,尤其要感恩油田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部,对我们家这么多年各方面的帮助,关心和照顾!”。据了解,张俊一家还在永坪住的时候,油田公司工会就每年过年时买好年货前去探望,后来搬到延安了,就每年探望两次,给婆婆送来了特有的陕北年夜饭(丸子,酥肉,炸鸡,炸鱼,卤牛肉,猪肉牛肉饺子馅)。  

  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是中华民族道德的基石,是一家和谐、家风传承之根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只有千万普通家庭孝老爱亲、懂得感恩,才有国家之和、民族之兴。张俊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但她用自己平凡的坚守践行了一个普通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不一定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只要从心出发、从善而行,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始终,就一定会让生活更幸福,让这个社会更和谐。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