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延安精神 正文
圣地延安 民族希望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20-09-03 来源: 延安日报

  

子长瓦窑堡会议旧址(2019年8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宝塔山,延河水,这是几代人一直延续的红色记忆。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延安随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中心。从纲领思想、人才培养到社会建设,这里也是无数有志之士和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为抗战胜利、民族解放,直至新中国建立,集聚了强大的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吹响抗日嘹亮号角 

  子长瓦窑堡,抗日救国宣言的诞生地。

  穿过一扇木门,来到子长瓦窑堡会议旧址,循着历史的印记,尽览红色历史。旧址内,一幅名为《抗战之声》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年轻号手和一面高高飘扬的抗日旗帜。这幅经典照片拍摄于1936年,后来被拍摄者埃德加·斯诺用于自己所著《西行漫记》的封面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抗战决心和先声的醒目象征,在海内外广泛传播。

  讲解员魏娟介绍:“照片中的号手是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一员,名叫谢立全,那个时候中共中央和西北军委决定东征,进行直接对日作战,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新的历史时期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华北五省为直接目的,加紧侵略华北。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召开后不仅实现了西北的局部联合,也为后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基础。

  延安市委党校教师冯卫利说:“瓦窑堡会议上提出团结全国各阶级各阶层的力量,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面临着国际国内的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举全国之力,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篇章。”

  全面抗战由此而始 

  1937年,抗战形势危急,大片国土沦丧,动员全民族迅速投入抗战刻不容缓。1937年8月,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不懈的努力,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了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党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抗战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并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组织3万多人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走进洛川会议纪念馆,地面干净整洁,翠绿的松柏掩映着院落,一派静谧的景象。讲解员冯杨介绍:“当年开会的会址原本是学生教室,开会时将学生上课的八仙桌四五张顺长拢成一排,旁边放上凳子椅子,就成为了洛川会议的会议室。参加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红军将领共22人,他们围桌而坐,筹划救亡大计,共商抗战伟业。”

  冯杨说:“当时的红军将领主要驻守在陕西关中的三原、富平、泾阳一带,党中央则是在延安。洛川是地处于陕北和关中的中间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适中,故而将会议放在这里。”

  1937年8月20日,张闻天、毛泽东、林伯渠由延安到达洛川,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等由泾阳的云阳镇骑马到达洛川,21日周恩来由南京经西安抵达洛川,在此之前,林彪、徐向前已经到达洛川。8月22日,历史上著名的洛川会议在洛川冯家村的一个私塾正式召开。

  洛川会议历时四天,讨论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重新组成了十一人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确立了毛泽东最高军事领导地位,制定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方针。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与国民党展开携手合作,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全面开启抗战大幕。

  越是艰险越要向前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于1937年1月13日进驻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毛泽东在这里撰写了著名的军事著作《论持久战》……”近期,凤凰山革命旧址讲解员安然,每天都要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解毛泽东主席当年在这里撰写的《论持久战》。

  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军事上敌强我弱,加之国民党当局采取不抵抗主义,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相继沦陷,一时间“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严重困扰人们的思想。危难关头,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了《论持久战》。

  安然说:“为了回答困扰人们的种种问题,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革命经验总结,开始撰写酝酿已久的《论持久战》,经过了8天9夜的呕心沥血后,一部5万余字的《论持久战》初稿顺利完成。”

  《论持久战》公开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轰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论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分析了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论持久战》的发表不仅在全国民众中激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也极大地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时至今日,这种不畏困难,坚强不屈的抗战精神历久弥新。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王峰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会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全党必须准备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现在,我们重温《论持久战》,实际上就是要继承和弘扬《论持久战》的精神实质,这个精神实质就是越是艰险越向前。”

  军民一心共御外辱 

  抗日烽火中,延安作为抗战总后方,从这里发出的政策方针、革命思想以及源源不断奔赴战场的优秀人才,为战争胜利提供了保证,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革命圣地。党中央还从军事、教育、民主政治等方面,为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宝贵实践。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复原旧址展示区内,这首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正是当年火热情景的写照。延河边洗漱,土窑洞住宿,露天用餐,树下上课……毛泽东等领导人讲授革命理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影响了一代代人,激昂的歌曲传递着强大精神感召力。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茆梅芳说:“抗大办学十年,为抗战培养了10万名干部,抗大的旗帜高高地飘扬在各个抗日根据地,为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抗战时期,延安的另一项宝贵实践,是逐步探索建设成为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记录着“三三制”的规定。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管理处讲解员李婧介绍:“陕甘宁边区的政权是民主的‘三三制’政权,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争取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抗日根据地的政权,也必须是由各抗日阶级、阶层联合组成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同时,还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充分保证各阶层利益和体现广泛的民主性,军民一心,共御外辱。

  延安市委党校教授贺海轮说:“这样的做法、这样的实践、这样的经验,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各阶层的人紧密团结,贡献每一个人的力量。”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南泥湾,一个响亮的名字。南泥湾大生产,一段不老的传奇。

  1941年春,随着八路军120师第359旅进驻,这片多年来杂草丛生、荆棘遍野的荒芜之地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八路军战士和延安群众在这里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更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也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奋勇向前。

  抗战中期,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状况极为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各根据地逐步开展了大生产运动。1941年3月,八路军359旅进驻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在南泥湾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讲解员赵雪指着一张照片介绍道:“这张照片,就是反映当时大生产运动当中的老少妇孺都参与到其中的场景。供给部主任吴承恩的女儿吴萍当时只有7岁,也学会了纺线,一天能纺织出一两上等细线。毛泽东在视察南泥湾时,还特意看望了这个小女孩,称她为边区最小的纺线能手。”

  “我的父亲叫刘宝斋,他是359旅九团九连的副连长。当年359旅三个团开垦了26万多亩土地,通过三四年的艰苦奋斗,粮有了、田有了、鸡鸭什么都有了,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75岁的侯秀珍,是老红军刘宝斋的儿媳,每次讲起父亲当年参加大生产劳动的故事,她都激动不已。

  从这里走向全面胜利 

  时间进入1945年,随着欧洲战场、太平洋战争的不断胜利,以中国为主的世界东方战场形势继续向着有利于同盟国方向发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1945年8月10日,延安清凉山新华社工作人员正在收发电讯稿,当接收到英国路透社电讯稿时,忽然抄到几个特急信号,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当时在场的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吴文涛根据职业敏感,认为将有大事发生,果不其然,稍后一行“日本侵略军投降了”为标题的内容就跃然纸上。电文大概内容是:日本政府通过瑞士、瑞典转中美苏英四国发出乞降照会,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宣言》。收到这一重大讯息后,不敢耽误,以最快的电话方式第一时间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连声说:“好哇,好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形式向世界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诏令。消息传到延安,全城沸腾,大家走上街头,欢呼雀跃,互相拥抱。当晚,延安各界群众举行了盛大的火炬庆祝游行,人们潮水般汇聚,从东、南、北三道大川涌向延安城区,手中的火炬映红了波光粼粼的延河水和巍巍的宝塔山。

  在火炬游行的队伍中,还走着一支日本人的游行队伍,他们是日本工农学校的队伍,他们过去大多是侵华日军的士兵,被俘后经过教育参加反战运动而被送到延安学习,他们也跟在游行队伍之中,打着火炬,喊着口号,共同庆祝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延安驻美观察组成员游行队伍,当听到日本投降后,个个激动地端起冲锋枪朝天发出一连串的点射,以独特的方式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延安总部举行鸡尾酒晚会,宴请苏、美、英等在延安的盟国友人,庆祝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书,宣告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这一天便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又举行了2万多人参加的盛大游行活动,专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胡建满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伸手触摸历史,用心感恩当下。75年后的今天,重温这些令人激动的时刻,耳边仍会响起胜利的凯歌……(记者 王垠山 刘小艳 殷宇峰)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