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延安精神 正文
万众瞩目清凉山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20-11-17 来源: 学习强国

  在“三山环绕、二水分流”的延安城里,除了标志性的宝塔山,在延河的这一头,还有一座清凉山。清凉山古称万佛寺,又名太和山,位于延安城北的延河岸上,隔延河水与凤凰山、宝塔山相望,历来被认为是延安第一名胜。 

  

清凉山全景图

  清凉山是少有的佛、道文化融于一体的名山,山上的景观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目前山上保有的以万佛洞为首的始建于隋代以前的佛教建筑;二是山顶建有的太和山道教道观;三是位于清凉山东侧的延安时期的中央印刷厂、新华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总社、解放日报社等革命文物旧址。 

  

中央印刷厂旧址

  1935年10月,来到陕北延安的红中社恢复了在长征期间被迫中断的新闻广播。1937年1月,红中社正式更名为新华社。1938年3月,新华社从延安城内迁到清凉山。自此,清凉山就成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名副其实的新闻中枢,并作为新中国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中共七大开幕时,陈毅元帅曾赋诗:“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万众瞩目清凉山大图

  延安时期,以新华社为主的新闻单位驻扎在清凉山上的窑洞里,作为党的喉舌,传播党的声音,为革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依山而建的延安新闻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新闻出版事业专题纪念馆,复原了当年的工作场景,珍藏着延安时期的大量文物。 

 

 延安新闻纪念馆全景图

  毛泽东1940年对新华社工作批示:“通讯社这个工作很重要,一定要把它办好。现在的规模还很小,但是它将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发展。”新华社的发展印证了伟人的远见卓识。长征结束初到延安,新华社全社工作人员仅有三人,工作业务以抄报和翻译为主。随着抗战的发展和形势需要,新华社的业务迅速开展,并相继建立晋察冀、太岳等分社。到抗战胜利前,总社人员已达100余人,各地分社、支社和通讯员组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通讯网络,每天的中英文发稿量和口语广播达到一万余字。党中央的各项决定和指示、抗战捷报、根据地各项消息,源源不断通过新华社向边区、各解放区、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布,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持久战》《整顿党的作风》《论联合政府》等名篇,通过新华社传播到海内外。 

  

当年《边区群众报》刊发嘉奖游击队三英雄和游击队长田启元的报道

  毛泽东同志后来曾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在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途经12个县,先后住过37个村庄,大的转移有8次,行程数千里。期间,新华社工作队始终与党中央团结在一起,他们生活非常艰苦,常以黑豆、酸菜充饥。工作环境也非常险恶,不仅以门板、磨盘、灶台作办公桌,甚至有时就在距敌不过一二十里的紧急情况下工作。他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每天编辑出版《新闻简报》和《参考消息》,供中央机关领导阅读。期间,新华社的许多重大新闻和重要社论、评论,都是经新华社工作队电发太行,由临时总社播发全国的。 

  如今,清凉山东麓的新华社、解放日报等旧址及延安新闻纪念馆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