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延安精神 正文
延安:一个具有“东方魔力”的地方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20-12-07 来源: 学习强国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延安,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他从中发现一种独特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作“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 

  一、有志青年奔赴延安 

  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数以万计的革命青年为报效祖国,拯救民族危亡,寻求革命真理,排除千阻万难,从海外、从沦陷区、从大后方千里迢迢奔赴延安。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对边区封锁禁运,重兵包围,沿途设立关卡,阻拦、杀害革命青年,致使不少革命青年深陷囵圄,惨遭杀害。但是,马列主义的真理是封锁不住的,信仰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伟大的理想在召唤着有志的男女青年。一批上海青年曾宣誓:“打断骨头还有肉,割了皮肉还有筋,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去。”有个姓吴的华侨青年,是个资本家的独生子,他冲破家庭的阻拦回到祖国,并闯过层层封锁线来到延安。当他步入三十里铺,从哨兵口中得知“已是延安地界”时,他激动万分,面朝北跪在地上,双手捧起一把黄土,紧紧地贴在脸上说:“亲爱的土地,祖国只剩下你这一片了。” 

有志青年徒步到延安

  二、有多少人来延安? 

  在1943年12月22日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的讨论中,任弼时专门就如何看待来延安的新知识分子问题作了发言: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高中以上占19%,高中21%,初中31%,初中以下约30%。 

  三、为什么来延安? 

  柯仲平1939年在《延安与青年》一诗中说:“青年,中国青年,延安吃的小米饭,延安穿的麻草鞋,为什么你要爱延安?青年回答: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遇上‘水妖十八怪’,怕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饭,不能到前方抗战,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李琦从1937年至1945年在延安生活工作了8年,他回忆延安时动情地说:“延安是母亲,她用小米和延河水把我们哺育;延安是熔炉,她用思想的火焰把我们锻炼成钢;延安是灯塔,她的光芒指引我们走向胜利和解放;延安是圣地,是我们永远崇拜、永远向往的地方。” 

  毛泽东对革命青年投奔延安给予极大的关怀和很高的评价。1937年2月,毛泽东在接见北平来的一批知识分子时说:“延安的抗大和北大、清华、燕京大学不一样,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它是研究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大学校。我们的理想大、奋斗目标大,我们这个大学在中国过去是没有的,世界上也是很少的。”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的这首诗生动地反映了延安所具有的“东方魔力”。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