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延安精神 正文
永远的南泥湾精神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21-07-20 来源: 延安文明网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7月9日上午,一群身着八路军军服,在南泥湾参观学习的学员,聚集在南泥湾党徽广场,齐声唱起了《南泥湾》。婉转抒情的歌声传来,把人们带回了久远的历史现场。

  南泥湾隐藏着黄土高原的沟壑中。它为人所知,成为一个历史符号,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与一段重要的历史紧密相连。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是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一年后,梁漱溟看到的景象。

  1938年1月,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乡村建设派”领袖梁漱溟到访延安,对延安日常生活的艰难作了这样的描述:“吃饭总是小米饭,没有调换。菜只一样,萝卜汤,有点盐,没有油。‘滋养’二字,不能谈。睡在窑洞内,空气光线皆不足,而且潮湿。又是人与人挤拢在一起,铺位分不开,跳蚤、虱子纵横,无法清除。最苦不堪的,是早起没有洗脸水,因为担水上山来不易,水都冻冰,要柴来烧,而柴是贵的。所以一盆水,第一个人洗过,第二人洗,第二人洗过,第三人洗,第三人洗过,第四人洗,如此,洗到七八个人才算完。”

  延安的生活是清苦的。但这还不是最困难的。

  “最大的一次困难是在一九四○年和一九四一年,国民党的两次反共摩擦,都在这一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毛泽东说。

  事实上,早在1939年,毛泽东已经意识到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1939年1月2日,毛泽东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撰写发刊词,明确提出:“长期抗战中最困难问题之一,将是财政经济问题,这是全国抗战的困难问题,也是八路军的困难,应该提到认识的高度。”

  1939年2月,陕甘宁边区成立生产委员会,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穿着补丁裤子出现在演讲台前。“在我们面前摆着三条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

  “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毛泽东说。

  为了度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确定了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开源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各根据地开展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节流就是大规模的精兵简政。

  南泥湾由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一段历史的记忆核心

  发现南泥湾的,是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主任乐天宇。

  1940的7月,在一次野外考察的过程中,乐天宇和学生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块极适合农垦的荒地,这里水土丰茂,土壤肥沃,完全不是黄土高坡贫瘠荒凉的景象。当地称之为“烂泥洼”。

  带着这个新发现,乐天宇迅速赶回了延安,给八路军总指挥朱德进行了汇报。听到这个消息,朱德很兴奋,一个月后,在乐天宇的带领下,勘察了“烂泥洼”,给这个地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南泥湾。

  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朱德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提出了开发南泥湾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批准。

  1941年3月,八路军整编359旅,高唱着“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建设保卫党中央”的战歌,浩浩荡荡开进了南泥湾。朱德说:“敌人来了,就去打仗;敌人不来,就搞生产,用我们的双手,做到生产自给,丰衣足食。”

  那段岁月至今让人震撼。

  据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馆长左铁介绍:部队到南泥湾的时候没有房子住,没有吃的,没有劳动工具,全部要靠部队自己想办法解决。为了解决住宿的问题,抽出来一部分人专门打窑洞,没有饭吃,采野果挖野菜,劳动工具不够用的,想办法找废铁来制造……

  季节不等人,他们必须在播种之前开垦好土地。“一头牛一天开荒2亩多,一个战士一天开荒4亩2分8。”战士郝树才,人称“气死牛”。

  1941年359旅共开荒地1.12万亩,收获细粮1200石,打窑洞1000多孔,盖房子600余间,粮食自给率达到79.5%,经费自给率达到78.5%。1942年,粮食和经费的自给率分别提高到96.3%和90.2%。1944年,359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00多头,不仅完全满足了部队所需,而且还上缴了1万石粮食。

  经过4年的耕种,南泥湾从一片荒地,变成了塞北的江南。美军观察组到延安后,毛泽东指示359旅,用他们自己生产的毛呢,为观察组成员每人做了一套军装。

  在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为抗战、为中国革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改善了根据地的军民关系,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而南泥湾,正是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象征。

  1945年4月,毛泽东在总结抗战时期的历史时,对大生产运动给予高度评价:“一九四二和一九四三两年先后开始的带普遍性的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曾经分别地在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起了和正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两个环子,如果不在适当的时机抓住它们,我们就无法抓住整个的革命链条,而我们的斗争也就不能继续前进。”

  不能丢掉的传家宝

  南泥湾改天换地的劳动气息和创造精神感染着两个前来采风的年轻人,他们就是著名诗人贺敬之、作曲家马可。

  当时只有18岁的贺敬之永远忘不了在南泥湾烧木炭的情景:这里山林遮日、荆棘丛生、杳无人烟、野鸡成群,住草棚、喝苦水、吃野菜。尤其晚上“睡觉睡不好,蚊子到处咬,伸手抓一把,不知有多少”。

  25岁的曲作者马可说,看到八路军战士响应党的号召,把荒芜不堪的土山沟变成富饶秀丽的米粮仓,面对这一幅幅又新又美的图画,这改造山河的劳动气息和创造精神,使得我们格外的头脑清新、耳目聪明起来。

  歌曲《南泥湾》创作完成后,由郭兰英进行了演唱。一时间,这首《南泥湾》迅速在边区走红,成为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郭兰英的艺术人生,也由此起步。

  1964年,《南泥湾》出现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郭兰英成功表演,让这首经典旋律二度走红,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曲。

  歌曲《南泥湾》,是人们打开这段历史的一种方式。人们忘不了南泥湾,忘不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一文中写道:我们党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的,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方面实力大大增强,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我们绝不能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延安日报 记者 侯忠义 雷晓燕 孙文珍 鲁舰平 干雄焱 郑 斌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译)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