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正文
【发展路上看延安】让“圣地蓝”成为延安新名片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7-01-16 来源: 延安文明网

  “延安天气真好,一下车后就看能到蓝格盈盈的天。我在北京天天吸雾霾,到这里心情都变好了。我要在微信朋友圈上好好晒晒这美丽的蓝天白云。”来延安旅游的王女士说。

  而延安现在能拥有如此湛蓝的天空,这得益于我市一直以来坚持不懈所推进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落实属地管理环保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

  早在1998年,我市就启动了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提起九十年代初的延安城区,家住宝塔区百米大道的张大爷说:“那时候延安城区不实行禁烧有烟煤,几乎家家户户都用煤块取暖,每天做饭的时候,烟囱里冒着黑烟,不一会儿城区上空就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穿浅色衣服就得隔三差五地洗一下。”

  张大爷说,随着这几年城区开始禁烧有烟煤,且大规模普及了天然气,现在城区上空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好转,上午和下午做饭的时候再也不是每家每户房顶上冒着浓烟,空气也好多了。

  为确保大气污染治理成果,从2015年12月1日起,市区全天禁止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机动车通行。此外,还深入开展了餐饮油烟和有机污染物等方面的治理。2016年11月,宝塔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以“2+1”三城联创为载体,持续开展了以信访维稳、城市管理、大气污染治理、两违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四项”专项整治,加强科学管理,从减排、压煤、除尘、控车等方面对症下药。围绕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在燃煤用煤方面,宝塔区制定了《宝塔区型煤推广使用实施方案》,从源头上防范了新污染的产生。与此同时,加强对建筑施工、商混站等涉及扬尘企业的监管,建立了扬尘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所在建筑工地24小时不间断监控;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呈现出协调推进的良好态势。

  秸秆还田杜绝有害气体产生

  来到宝塔区临镇秸秆还田现场,可以看到黄褐色的土地像被太阳晒过的棉被一样松软软的覆盖着。在田地有一个大型的器械正在进行作业。将秸秆打碎还田,秸秆腐化、分解,成为滋养土壤的有机质,进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这便是“秸秆还田”技术。

  村民吴起华是当地农田的承包户,他告诉记者:“秸秆还田技术很好,不仅可以不用焚烧秸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亩地还可以增产200斤至300斤,很值得推广。”

  宝塔区农机中心主任高春如告诉记者,宝塔区秸秆还田技术主要用于玉米、葵花、小麦等农田,秸秆还田是目前全球普遍重视的一项增产措施。以前生活条件有限,秸秆都是用来当做柴火的。高春如介绍说,目前,全区有27万亩农田实现了秸秆还田、有169台机械分五个片区对全区进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培肥耕地,增加土场有机质,同时还能有效杜绝农民随意焚烧秸秆,引起的大气污染环境污染,减少森林防火压力,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市民协同,“圣地蓝”永驻不是梦

  大气污染治理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全社会关注。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从去年开始,市民黄先生选择绿色低碳出行,由于自己较胖,刚开始挤公交、步行起来还有些吃力。“我家离单位有好几站路,以前开车上下班,现在空气这么好,为什么不多走走路,还健康。”黄先生说,少开一天车绿色低碳出行,延安的空气就少一点污染,他会坚持下去。

  热爱运动的市民李女士说,现在延安有这样好的环境,大家要珍惜。希望不要中断绿色出行,只要人人都出一分力,蓝天永驻就不是梦。

  “圣地蓝”提升了城市形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奠定基础,给广大市民带来幸福感受。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宝贵的财富,要让蓝天常驻,每一位市民都应尽一份责任,出一份力,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排放,让“圣地蓝”永驻延安,成为延安新名片!(延安日报记者 谷嫦瑜 通讯员 石岳林)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