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正文
2016年“延安模范”候选人事迹展示(二)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7-03-14 来源: 延安文明网

  为了进一步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模范、争当标杆的浓厚氛围,为延安加快追赶超越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2016年继续在全市开展了“延安模范”评选宣传活动。各县区、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积极推荐,截至2016年底,共收到各县区、各行业部门推荐的候选人329名,采取月月推荐、媒体宣传、季度联评、年度总评的方式,经组委会认真筛选和评议初审,评出2016年 “延安模范”候选人70名。现将他们的先进事迹予以集体展登,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监督评议。

敬业奉献

  冯义朝,生于1959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兼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

  为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他没休过一次公休假,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以上。2001年,一位肝硬化晚期患者多次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冯义朝果断为患者实施了延安首例经颈静脉门腔静脉介入分流手术,使该患者获救,而自己却由于劳累过度、受风寒导致面部神经麻痹。

  两年前,甘泉县一位怀孕5个月的年轻孕妇被诊断为肠血管瘤出血,病情非常危急,必须立即手术,但家属吵着要往西安转,他对家属说:“情况很危急,必须马上在这里抢救!”说完立马和同事们投入抢救,最终孕妇得救了。这位家属最后哭着对冯义朝说:“谢谢您,要不是你们及时抢救,两条命就没了!”

  他先后被评为“延安市突出贡献专家”“延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宝塔区文明办推荐)

  高东阳,生于1977年10月,延安市博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一次,一位晚期心衰患者来院后无钱办理住院手续,他看着病人及家属焦急的眼神,主动为患者垫付了住院费用,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机;老红军刘天佑在住院治疗期间,得到了高东阳及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刘天佑去世之后,家属特意送来一面锦旗表达感谢;去年以来,他到宝塔区蟠龙、青化砭等多个乡镇卫生院,下乡共接诊患者2000余人次,参与抢救和指导危重患者100余人次。为当地同事们讲解理论课程多达30余次。多年来,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被延安市卫生局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年度优秀医生”“创佳评差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宝塔区文明办推荐)

  侯登华,生于1987年7月,宝塔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检查员,延安市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延安市青年体育协会副会长。

  他恪守忠诚、公正、严格、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认真负责地办理每一起案件,实现了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2012年以来,他办理审查逮捕案件350余案460余人,立案监督18件24人,纠正漏捕26件37人,纠正违法120余件,所办案件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结,无一错案和瑕疵案件。2016年被共青团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检察院等15个单位授予延安市第十三届“十佳青年卫士”荣誉称号,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文明旅游公益大使”荣誉称号。 (宝塔区文明办推荐)

  樊晓燕,生于1978年8月,安塞区高桥镇冯庄村村委会主任。

  为了让全村人都能发家致富,她积极争取县、乡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两个村民小组建起了三十余座大棚,棚均年收入可达7000多元。冯庄村湾塌地较多,她发动村民大力栽植了713亩苹果树,建造了集雨窖,使果树成活率达99%。

  为了实施农田平整,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使近千亩坡、洼、梁、低产田变为农业机械耕种的稳产、高产良田。她积极从交通局争取资金80多万元,新修过水桥一座,加宽原有道路,硬化了路面,加固了道路边沟,使原来狭窄崎岖的便道变成了平整宽阔的果园生产道路。2015年被延安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安塞区文明办推荐)

  刘红生,生于1957年8月,黄陵县阿党镇唐呼村党支部书记。

  2003年,他带动村干部一起修建学校,扩招了4个小学班,调乡镇学校下派了6个老师,从根本上保障了村里的适龄儿童能够就近有学上。

  2015年,他投资了6万元对老活动广场进行改造,安装建设器材13套。同时,带领群众建设市级亩示范园,新建观光采摘园38亩,创建各级示范园1000余亩,2015年全村果业收入884万元,人均果业纯收入达到13000元,位列全县前列。

  在他的带动下,唐呼村获得了文明村、优秀党支部、党建示范点、计划生育服务示范点、美丽新农村等众多荣誉。(黄陵县文明办推荐)

  马肖华,生于1992年12月,子长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

  2015年9月26日下午4点21分,正在值班的马肖华接到县局指挥中心指令说:“在秀延小学旁的河里有一小孩落水,请求救援!”接警后,他立即与三中队其他民警火速赶往现场,发现一小孩正在水中挣扎,情况十分紧急。他来不及多想,连衣服都没脱就飞身跳入3米深的河水中,游到河中将小孩往岸边拉。由于小孩受到惊吓,双手死死地抱着他的脖子,在快到岸边时马肖华终因体力不支无法继续向前游,只能和小孩一同在水中挣扎。随后赶来的特警队员王雄雄与高龙龙一同将孩子和他拉上岸,落水小孩成功获救。马肖华在医生的奋力抢救下,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他2015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子长好卫士”荣誉称号。(子长县文明办推荐)

  梁玉忠,生于1949年6月,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医。

  在他的妻子刚生完孩子的第二天,一个村民家的孩子得了严重的病,他得知后,因为担心孩子的病情,来不及走大路,直接跳下壕沟奔去村民家。一整夜守在村民家中,全然忘记了家中的妻儿,第二天回到家已经晚上七八点了,看到坐月子的妻子去挑水做饭时,他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在一个下雪的深夜,雪近一尺高,为了赶着给生病的村民看病,他在途中多次摔倒,浑身酸痛。看完病回到家后,床还没有暖热,又有村民生病了,他就又披上衣服,背上药箱匆匆出门。1998年,他被卫生部医政司、卫生部妇幼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健康报社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延川县文明办推荐)

  刘改幸,生于1972年3月,延川县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

  在近2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跑遍了全县的村村落落,累计执结各类案件700余件,执结标的2000余万元,接待信访当事人1500余人。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他身患严重胃病。2016年6月30日,他突发心肌梗塞,幸好被好心人及时相救。在延大附院治疗一周后,继续奋战在执行工作的一线。2016年9月26日上午,刘改幸再次突发心肌梗死,经县医院全力抢救,不幸于下午4时30分病逝,年仅44岁。

  2016年12月,被延安市委追授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延川县文明办推荐)

  强永峰,生于1968年8月,延安市劳山林业局桥镇林场稽查队队长。

  近年来盗伐柏木案件屡屡发生,强永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组织稽查队和在主要柏木聚集区连夜蹲守,在两三年内破了30多起盗伐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几十万元。他在林业工作了27个年头,从未休过假。农历十月一是传统的上坟日,是最容易引起森林火灾的时段,他带领大家24小时在辖区不断巡查,在巡查中做到发现一处,处理一处,绝不姑息。为了增加林场职工的经济收入,他带领大家创建了桥镇林场苗木培育基地,现在,苗木基地由最初的100亩,发展为近千亩,参与的育苗职工达90%以上。

  2011年获市直属局“产业致富带头人”称号,2013年获劳山林业局“最美劳山务林人”称号。(甘泉县文明办推荐)

  张福财,生于1947年12月,洛川县石头镇吴家庄村第一书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带领群众尝试科学种田,使粮食亩产达到400斤以上,成为延安地委的典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率领全村种植烤烟,先后上交财政300余万元。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实施苹果种植计划,多年来,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1.9万元。

  本世纪,他又带领群众重组合作社种植高钙苹果,发展电商、微商,创建吴家庄村自己的苹果品牌,让村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他先后被洛川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科技致富带头人”“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延安市委评为“郭孝义式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洛川县文明办推荐)

  

洛川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集体

  洛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5年8月,是延安市唯一一所集聋儿语训、智障儿童康复、文化课学习、职业技术培训与就业为一体的全封闭、全托式管理的特教学校。

  学校有一位叫张亮的孩子,属于轻度智力障碍,因父母离异心灵上受到创伤,学校老师经常带他到精神病医院接受医治,平时也对他关爱有加。还有一次放假,一位同学的父母迟迟没来接他,学校老师就他带回了自己的家,每天想着方法给他做美食,还带他逛街。为了让孩子们毕业后有一份工作,2013年,学校筹集了资金建立了洛川县自强纯净水厂,目前已经安置了6名学生。

  2008年学校被北科院中国国学院定为“特殊艺术系人才培训基地”;2014年,特校教师群体被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15年被省教育厅评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洛川县文明办推荐)

  付慧,生于1973年9月,延安市洛杉矶保育院院长。

  她在担任副院长期间,恰逢幼儿园实施教学综合楼扩建项目,在2013年那场百年不遇的雨灾中,她放弃休息日,坚持驻守工地,同工程建设者一道抢险救灾。2014年6月她被诊断出阑尾炎且已经化脓,在手术伤口未痊愈的情况下,她又回到工作第一线,导致伤口感染再次入院。2015年8月,她被聘任为保育院院长,她深入调研思考保育院的发展路径,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她带头遵守院内的规章制度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为全院教职工作表率、立标杆。

  她先后被评为宝塔区“卫生先进个人”、延安市“三八红旗手”,多次获省、市幼儿教育教学论文奖。(市妇联推荐)

  李龙,生于1981年7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职工。

  参加工作以来,他在坚持实践工作的同时,先后参与撰写了《延安市马铃薯单产偏低的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冬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等论文。参与撰写的《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论文,被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陕西省食品安全学术研讨会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援藏工作中,他累计下乡30次,参与工程分段验收15次,工程招投标7次,招标工程37项。

  他先后被陕西省政府办公厅评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陕西省先进个人”,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专项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市农业局推荐)

 

  熊军,生于1975年7月,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采油高级技师。

  参加工作22年来,她一直在采油工作的第一线,她对待工作认真严格,一丝不苟。她撰写的论文连续获得厂里的优秀奖,同时积极参与现场流程改造、节能降耗、井下作业监督等现场问题的解决与创新,她为招一转卸油台设计的移动工作架曾获厂“五小”发明优秀奖,为王510井组建议的流程改造不仅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更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她培养出不少的技术骨干、岗位能手。她说:“培训不只是传授,更重要的是沟通,了解员工所需,为员工、为企业服务。”她的奉献精神,感动了身边的领导和同事。

  她多次被评为厂、油田公司岗位技术能手,在2001年陕西省职工技术大赛中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荣获2003年度“中国石油优秀青年”称号。(市总工会推荐)

  张延波,生于1965年5月,延安市儿童福利院院长。

  36年来,他视儿童福利院如家,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对孤残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上。他从最基层的一名护理员,一步一个脚印,一干就是37年。他为孤寡老人换洗衣服、洗头、洗脚不计其数,为瘫痪在床的孤寡老人和脑瘫儿童收拾大小便、搓澡、理发、剪指甲,他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从未嫌弃过。多年来他几乎没有休过年休假,逢年过节就陪孩子们一起吃年夜饭,用自己的钱为每一个孩子包压岁红包。在筹建康复区时他胆结石发作,他在办公室打了三天点滴,病情未能缓解,最后化脓去医院做了急诊手术。术后一周,又马上投入工作。

  2013年,他被延安市机关工委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党员”,2013年被延安市团市委和市综治委评为“青少年维权先锋”,2014年被市民政局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市民政局推荐)

  徐建华,生于1960年8月,延安市八一敬老院院长。

  已故老红军刘天佑晚年便秘,排便十分痛苦,徐建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好几次亲自动手帮助老人疏通,让老人感激不尽;现年90多岁的常正民老人一天晚上哮喘病突然发作危及生命,徐建华及时发现并把他送往医院抢救,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80多岁的李桂兰因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起坐困难,他就经常给老人按摩脊背,大大减轻了老人的痛苦。2012年8月12日,李桂兰老人房间失火,他冒着滚滚浓烟救出老人,自己却被大火烧红了耳朵,烧焦了头发。李桂兰将积攒的1000元钱送给他,被他婉言谢绝。

  他先后被民政部、陕西省民政厅、延安市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分别授予“优秀服务标兵”“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重视支持工会工作的党政领导”“交友帮扶工作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市民政局推荐)

  王焕娣,生于1968年7月,延安市实验中学教学处主任。

  她爱生如子。九七级四班的朱同学因为偷苹果被果农扣住。经了解,朱同学是因为家庭困难,为了准备毕业前同学聚会的礼物,才偷苹果的。王老师没有训斥他,而是向果农道歉,又掏出钱进行了赔偿,随后将朱同学带回家里,单独谈话。深秋天气变冷,朱同学的衣裳却很单薄,王老师将自己刚买的棉大衣披在他身上,又给他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朱同学工作后第一次领到薪水就买了盆盛开的君子兰悄悄放在老师门口。

  2001年、2002年、2003年她连续三次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延安市三五人才第三层次人选;2008年被评为延安市225人才第二层次人选,10月在全市标准化高中名优教师素质展示中获得一等奖;2009年4月获得陕西省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5月被评为延安市好职工;2010年当选陕西省语文特级教师;2014年荣获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市教育局推荐)

  郭改丽,生于1985年4月,延安市枣园小学教师。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十分注意自己言行的影响。在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她首先做到忘我工作和刻苦钻研。在教学中,她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她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了“好习惯伴我行”“知荣明耻我能行”“争创书香好班级”等主题班会,并通过小品、儿歌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洗礼。

  2015年12月,她在延安枣园小学“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普通话朗诵比赛中荣获“优秀指导奖”。2016年3月,被延安枣园小学评为“师德标兵”。2016年3月,荣获延安枣园小学教学质量单项奖。(市教育局推荐)

  姚克智,生于1976年8月,市委办公室秘书科科长。

  经过认真钻研学习,他理顺了工作体制、机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党委机关保密工作“上班三查”“下班两不走”“外出三不”经验,在全机关在大力推广。早在2006年,他就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制定保密工作制度16项,后根据工作需要不断修订完善一直沿用至今,该经验和做法被市保密局推荐县区和部门单位学习借鉴;在保密监管、公文运转、文件起草等方面,他带头严格执行各项保密制度,还多次配合或牵头组织开展保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2006年至今市委办公室未发生过任何失泄密事故。

  2003年至2015年他连续1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连续11年被评为市委办公室“先进工作者”。先后多次被省委办公厅评为“全省优秀机要干部”“全省文秘工作先进个人”。(市保密局推荐)

  徐金山,生于1925年8月,延安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他无数次地深入学校、走进社区、利用教育基地,讲革命、忆传统、传承延安精神,制作《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祖国巨变》邮展、撰写出版《山路霜华》一书;同时,大力加强各级组织和“五老”队伍建设,面对各县区一无组织机构、二无办事人员、三无办公设施的现状,他跑遍了全市13个县区,走访老同志100多人,协调解决各种问题20多件,使“三无”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在他的参与和指导下,先后总结推广了洛川县开展调查研究、志丹县创建关教先进村、甘泉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活动和工作的经验;他不断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人文环境,他不顾年老体弱,以大爱之心,积极倡导和大力组织开展兴教助学、科技扶贫以及救助失学儿童和挽救失足青少年等工作。(市关工委推荐)

  刘有利,生于1953年10月,黄龙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自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他通过“五抓”,使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市老干部先进集体,他不断推进全县关工工作网络化,建立关教组织125个,同时,积极动员老同志参与关工工作,使全县“五老”多达1032名,号称“千人大军”。建立五个教育基地,每年受教育学生达8200余人次。2015年累计发放资助金达50余万元。

  2000年10月,他被延安市关工委授予“全市关心下一代事业荣誉奖”殊荣。黄龙县关工委于也在2013年、2014年先后被省、市关工委评为“先进集体”;2015年8月被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市关工委推荐)

  高峰,生于1972年2月,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采油一大队党支部书记。

  2006年,他提出采用新技术,对油井进行产量再挖掘,将全大队递减率控制在3%左右。2011年他负责的采油二大队全年任务是14万吨,当年6月底完成7.2万吨,全年实现安全零事故、环保零污染、人员零伤亡。2013年,他任郝家坪联合站站长,带领职工用7个月的时间建成了采油厂唯一一个6S管理标准示范站。2015年他调往采油一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党员突击队对作业区内纸坊评、阳山梁、桐沟三条农网线路进行改造,节约工程费用10.7万元,每年节约电费17.7万元。因为先锋队积极参与自主维修坏旧设备等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活动,累计为大队节约费用280余万元,有力促进了采油大队全年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延长油田推荐)

  刘志明,生于1982年5月,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党委工作室干事。

  他把党委工作室定位为党员之家,每天第一个来办公室,搞卫生成了他的第一项工作,他一人承担着全厂800多名党员和近200名中层干部的日常考核、教育、培养及管理工作。繁重的任务,超负荷运转使他的身体极度消瘦,得了胸膜炎。在抢险中,他不顾个人安危,致使腿部多处划伤,经过半年治疗才得以恢复。他历时5个月规划设计了1500平方米的展览馆,编排设计大型画册《跨越》,他总是用实际行动为最美石油人添彩。

  他先后荣获“延安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油田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油新闻二等奖等15项荣誉。(延长油田推荐)

  李香梅,生于1981年3月,延安卷烟厂政工科科长。

  她建立了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在烟草行业率先开展《行业示范窗口单位建设标准及评价标准》课题研究,自主编印了《崇智尚行进无止境——智行文化在延烟的特色实践手册》《十项修炼——文化入岗位典型案例手册》《延安卷烟厂员工行为规范(BI)手册》,创办了《延烟新闻快讯》内刊。组织拍摄了《崇智尚行进无止境》企业形象宣传片、《众志成城防汛救灾》专题片,纪录片《一次精神的洗礼》《文明雨露润和谐》《文明花开谱华章》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片。

  她先后被授予“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标兵”“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工会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等10项荣誉;2010年被陕西中烟有限责任公司授予陕西中烟“2010榜样中烟十大人物”荣誉称号。(延安卷烟厂推荐)

  张保愿,生于1974年7月,延安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司务长。

  在2013年的强降雨灾害中,辖区多处居民受灾。危急时刻,他立即组织现场群众扎起了木排,并穿上救生衣,带领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地深入湍急的洪水中进行抢救,终于把被洪水围困的全部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而他却因全身湿透发烧了两天。他先后带出40多名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消防车驾驶员。多年来他带领中队骨干驾驶员对中队消防车进行维修并排除车辆安全隐患和故障2000余次,为支队节约维修经费35万余元。

  他曾先后被总队记个人三等功三次,支队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01年被总队评为“全省十佳士兵”,2004年被评选为全省消防部队“消防卫士”候选人;2013年被评为公安部消防局“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省公安厅、省妇联、省公安消防总队评为“最美消防卫士”。(市消防支队推荐)

孝老爱亲

  张玲,生于1978年1月,宝塔区南关小学教师。

  她一出生,父亲就半身不遂,最终因久病缠身瘫痪在床17年过早地离世。她师范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自己勤工俭学得来的。1993年参加工作后,她开始抚养9岁的二弟至其中专毕业,同时接济母亲和弟弟们生活。2002年,她的丈夫为学校取书途中不幸坠崖致脑颅损伤并脑疝晚期,昏迷近3个月才渐有意识。出院后她一直坚持教丈夫辨人认物、吃饭穿衣、练习说话、中医全身针灸等,这一坚持就是14年。她一边伺候瘫痪在床的丈夫,一边抚养当时只有3岁的儿子,一边还要偿还救治丈夫花费的12万多元的医疗费以及为之前买房的贷款。

  她用坚强的毅力、高尚的情操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生命赞歌。(宝塔区文明办推荐)

  蒋毅,生于1968年3月,安塞区建华镇野家山村村民。

  蒋毅父亲患胃癌,常年瘫痪在床,十几年来他坚持给父亲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不久,他的母亲又患上严重哮喘、肺气肿,眼睛患有白内障,视力模糊,外面的东西几乎看不见,生活非常不便,走路都要有人搀扶引路。父亲在住院期间,他每天都陪在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他身上,照顾母亲也丝毫不懈怠。等父亲出院回到家里,他坚持每天都给父亲擦拭、按摩身体,忙完农活回来后又陪母亲聊天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他总是想方设法做,从来不嫌麻烦。

  他用善良和孝心为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安塞区文明办推荐)

  王燕娥,生于1979年4月,延炼综合服务公司农场蛋奶销售员。

  她的前任丈夫于2006年4月不幸因病去世,留下两岁多的女儿。2010年3月她与黄陵矿业铁路运输公司一名职工结婚,现任丈夫上有80多岁的爷爷,60多岁的母亲,下有7岁的儿子需要照料。由于丈夫一个月只有6天可以回家,所以照顾老人和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多年来她帮老人打点好一切,做老人喜欢的饭菜,及时为他们换洗衣物、晾晒被褥,日常生活中给老人擦身、洗脚、剪指甲、增添衣物等等。2016年早上,她接到儿子老师的电话,通知她孩子以后不能再住校了,她赶到学校,从下午3点等到晚上9点才见到老师,她向老师说明了家里的情况,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机会,面对如此诚恳的她,老师最终答应了请求。

  以孝当先,以爱为本,以她为榜样,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和谐。(洛川县文明办推荐)

  王延琴,生于1972年5月,洛川县旧县镇阿吾村村民。

  1995年,她与本村青年屈百荣结婚,婆婆身体硬朗,一直照顾着重度残疾的大叔子,一家人其乐融融。2003年,年迈的婆婆夜里上厕所不小心摔倒,从此丧失了劳动力。13年来,她成为了支撑家庭重担的大梁,忙完了家里忙地里,忙完小孩忙大人,她还不分昼夜地照顾着瘫痪的大叔子和婆婆,不嫌脏不嫌累,端屎倒尿嘘寒问暖。她平时很节俭,但孝敬大叔子和婆婆却非常大方。家里只要有好吃的,她总会先让大叔子和婆婆吃饱吃好,除了每天换着花样烹制一些开胃菜肴的同时,还不忘买一些糕点和水果。

  虽说生活不易,但她无怨无悔,她觉得这是她应该做的。(洛川县文明办推荐)

  张海祥,生于1975年,子长县红彦中学教师。

  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弟弟(11岁、9岁)和一个2岁的妹妹。父亲双腿残疾,无任何劳动能力。从此,他一边照顾着家中的父亲和弟妹,一边还要承担家中所有的农活,另一边刻苦学习。他原本考上了大学,但为了照顾父亲和弟妹,他选择就读延安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乡镇中学任教。在此期间他带着弟弟妹妹一起上学,供他们一直到大学毕业,并帮弟弟成了家。父亲现在卧病在床,每天他都要帮父亲接屎倒尿。20年如一日,他任劳任怨照顾父亲和弟妹的感人事迹,受到了父老乡亲和同事的一致赞誉。

  2015年荣获“子长好青年”称号,为大家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模范榜样。(子长县文明办推荐)

  陈天强,生于1966年3月,富县张家湾镇小山子村村民。

  2000年4月10日,一位乞讨的老妇人在他家门前要饭,他将妻子刚做好的热饭端给老人吃,见老人可怜无处可去,便将老人收留在家中。他们夫妻二人对老人嘘寒问暖,照顾得无微不至。平日里为老人端茶送水,洗衣做饭,有了好吃的更是第一时间想到老人,没事了就陪在老人身边说说话。他们把老人当老母亲一样侍奉了16年。夫妻二人常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作出榜样,儿女才会好好孝敬我。”

  他的孝顺在村里出了名,他的德行人人夸赞,他用实际行动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也为邻里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富县文明办推荐)

  呼林平,生于1962年12月,延长县罗子山镇古渡甸村村民。

  三十年来,他带着患有精神病的妻子跑遍了省里的大小医院,导致家中债台高筑,儿女辍学回家。为照顾好妻子,他不离不弃,从未出过远门,妻子的身后常常有他默默的身影,无数次他都奔波在寻找妻子的路上。即使现在妻子瘫痪在床,他依然如故,谱写了一曲为爱坚守的赞歌。在多年的看护家人当中,他学会了吊针、学会了基本护理。他还是个热心人,村里不管谁家老人有病,都会找他去看看,有时还会帮忙吊针。

  真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他对妻子不仅是一种爱,更是一种责任。时间越久,越体现了他爱的深沉与伟大。(延长县文明办推荐)

  李玉梅,生于1985年4月,吴起县医保办职工。

  她的公公患有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婆婆在2001年在西京医院查出患有宫颈癌,术后维持了八年以后,于2009年又查出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成了腮腺癌,又做了第二次手术。术后每月都要去医院化疗、放疗,接受各项检查。她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她又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孩子。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媳,她每天要做饭、洗衣、陪父母看病、帮助父母按摩、送儿子上学、给儿子辅导作业。她的妈妈查出了精神分裂症,要住院治疗,她除了照顾公公、公婆,还要照顾生病的妈妈。

  她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孝老爱亲的故事,引导我们自觉成为孝老爱亲模范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吴起县文明办推荐)

  徐粉团,生于1959年8月,志丹县双河镇南洼村村民。

  2002年5月,她的丈夫王世明在自家的屋顶上掀烟洞时,不慎跌落下来,经诊断为坐骨神经损伤,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洗衣、喂猪、干农活……繁重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她瘦弱肩膀上。每天,她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瘫痪的丈夫,帮丈夫翻身、擦洗身体、按摩、喂饭。由于她精心照料,坐轮椅多年的丈夫身上从没起过褥疮,整个房间也明亮整洁,没有一丝异味。很难想象80多斤的徐粉团是如何每天搬动170多斤丈夫,照料他的。

  在家里,她与儿媳妇冯彩梅相处得非常融洽,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地感染着儿媳妇,她们一起做饭、一起上山劳动,渐渐地她也成为了儿媳妇们的榜样。(志丹县文明办推荐)

  张力芳,生于1968年9月,延安市国税局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分局职工。

  她父亲在世时因脑梗行动不太方便,她跑前跑后,成了县医院的常客。现在母亲患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老年病,腿脚不便,她常为老人洗澡、剪指甲,为老人做可口营养的饭菜,督促她锻炼身体。她的公公也患有肺气肿,她托人咨询西京医院骨科的专家教授,远程排队挂号,早早确定了治疗方案,减轻了老人的病痛。病情得到缓解后,她总是按时把公公的治疗用药买好捎回去,尽自己孝心。她还有一个身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她每天坚持接送女儿上学、回家,十几年来风雨无阻。

  她先后荣获延安市首届“优秀母亲”“全省国税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国税系统孝老爱亲模范”“延安劳动奖章”“陕西省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首届“感动陕西国税人物”等荣誉。(市国税局推荐)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