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正文
延安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亮点纷呈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7-12-07 来源: 延安文明网

  ■经济增长提速 ■改革活力释放 ■群众福祉增加 ■生态环境改善

  ■产业结构优化 ■社会安全稳定 ■项目推进加快 ■党建不断加强

  今年以来,延安市上下紧紧围绕精准脱贫、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目标,充分发挥“三项机制”作用,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投资、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强党建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我市上下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强化各部门各领域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看点、新亮点。

  经济增长提速。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77.3亿元、增长7.5%,达到2013年以来19个季度最高水平。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924元和8575元,分别增长8.1%和8.6%。苹果产量达到330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1%,位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056.9亿元,增长29.4%。84个文化旅游项目推进加快,红色旅游景区列入全国创建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CCTV《魅力中国城》竞演进入十强,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4.3%、38.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6%,位居全省第二。  

  群众福祉增加。完成民生支出227.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7%。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启动1.84万户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今年计划脱贫的2379户搬迁户安置住房全部建成,532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全市脱贫退出5079户、1.43万人,超额完成1.18万的年度计划。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占全年任务的106%。实现医保异地住院就医直接结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参保率100%、“一站式”结算100%。实施“四免一提一降”政策,免除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免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报销起付线,免除镇村门诊就医一般诊疗费,免费为患慢性病贫困户进行门诊救助,将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将大病保险起付线由2万元降至3000元。实施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抽调二级以上医院中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牵头,组建全科医师团队166个,签约贫困户10338户,签约率100%,有效减少了“因病返贫”现象。认真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和延安城区教育功能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100万元,建成后可增加幼儿园学位2790个、小学学位9630个、初中学位4520个。全面推行了15年免费教育,下达学前三年免费资金16300万元、“两免一补”资金36075万元、高中免费教育中省资金7204万元、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8196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1262万元,资助贫困户子女12147名、资金796.79万元,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邀请名师专家团队来延专题培训校长教师2760人次,市级“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培训1520人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470元/人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510元/人月。截至11月底,全市共下拨各类社会救助资金6.32亿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7.72万人、城市低保对象3.79万人、农村“五保”对象4921人,临时救助49018人次,医疗救助59508人次。13个县区中心敬老院全部建立特护专区,完善设施设备,配备专业人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建设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0个农村幸福互助院,落实老年人高龄补贴政策,累计为14.6万名老人发放补贴1.26亿元。新建了一批便民市场、休闲公园、广场、公厕和停车场,改造城区巷道20条,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坚持开展畜禽水产品、桶装水、乳制品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并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在9685家餐饮单位推行“明厨亮灶”工程,打造文明餐桌示范店10956个,让群众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产业结构优化。出台《促进新经济发展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引进139户新经济企业落地,11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7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09万户,增长13.8%,其中私营企业增长30.4%,外资企业增长100%,新增“四上”企业42户。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28.7%,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后整理步伐加快,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643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项目推进加快。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4.2%,创历年最高,完成投资797.5亿元。“转型升级十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十大建设工程”“人民幸福十件实事”三个十大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524.9亿元,占总投资的90%。22个PPP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沿黄公路建成通车,延长至黄龙、黄龙至蒲城、子长至姚店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延河综合治理完成投资39.4亿元。黄河引水工程将于2018年1月正式向市区供水。延安新机场、西延高铁、蒙华铁路、吴定高速、治沟造地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全面启动,实施了宝塔山景区提升、圣地路红色文化等主题公园以及一批停车场、便民市场、休闲广场等项目。

  改革活力释放。46户国有企业完成改革任务,累计退出7处煤矿、180万吨落后产能,房地产库存面积下降38%。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市级135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在法定时间内办理时间平均压缩了57.34%。推进跨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出台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意见》,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开展涉企登记备案事项“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实现了企业登记网上受理,实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注册资本认缴制,实行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制,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良好融资环境,多次组织政银企对接会,主动为企业贷款牵线搭桥,鼓励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大幅度减费让利,将小微金融服务纳入监管评价管理范畴。对引进新经济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在主板上市的最高给予2000万元奖励,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在新三板挂牌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开展“招商季”活动,签订项目68个、总投资643.3亿元,到位资金827.3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93.1%。(延安日报记者 高娜)

  生态环境改善。完成造林绿化78.8万亩,治沟造地7.7万亩。坚持铁腕治污、铁腕治水、铁腕治霾,下大力气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巩固大气污染治理成果。截至11月底,我市优良天数290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8天,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推行“河长制”,启动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试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位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节水型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社会安全稳定。深入开展“2017秦鹰”严打整治行动、涉恐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盗抢骗”违法犯罪等多个专项行动,高压遏制刑事犯罪活动,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社会大局保持稳定,1月至11月全市共立刑事案件4503起,同比下降10.5%,破案3420起,同比上升19.8%;共受理治安案件6940起,同比下降4%,查处6050起,同比下降9%。我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奖杯“长安杯”。

  党建不断加强。广泛开展“党员干部结穷亲”“百企联百村”等活动,抓党建促脱贫取得实效。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坚持抓实“三会一课”制度,促进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三项机制”,加大优秀干部选拔任用力度,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平台。通过述职、评议、通报、约谈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集中开展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专项治理,坚持办好《百姓问政》《延河热线》,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延安日报记者 高娜)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