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正文
黄土高坡的绿色希望
——吴起县实施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建设纪实
恢复窄屏
发布时间:2018-02-06 来源: 延安文明网

  在延安市吴起县退耕还林展览馆的一张卫星遥感图片中,吴起县的版图被一片深绿色清晰地勾画出来,这是吴起县实施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清晰展示。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吴起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不懈努力、开拓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果,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244.79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成功典范。

  据了解,吴起县是全国退耕还林实施县中封山最早、退耕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之一。该县先后被授予“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全国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结合试点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等荣誉称号。

  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

  吴起作为历史重镇、革命老区已彪炳史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吴起的生态环境却不容乐观。几十年来,这里的农民为了生存,开荒种地、伐木取炭、毁林造田、漫山放牧,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到1997年底,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85万亩,牲畜饲养量49.8万头(只),其中散牧养羊23万多只,农村经济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恶性循环。

  1998年,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大胆作出了“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战略决策,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并于1998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县整体封山禁牧,一次性退耕155.5万亩。

  2013年,延安市又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吴起县以“10川22条流域”为重点,以生态脆弱区和县乡驻地为框架,以“门帘地”“插花地”为突破口,凡是坡度25度以上耕地全部退耕,全县累计又完成退耕还林21.3万亩。

  重点破解退耕还林难题

  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吴起县采取“封、改、退、还、建、调、转、促”的办法,稳步实施,扎实推进。封,就是封山禁牧;改,就是改放牧为舍饲;退,是将低产坡耕地全部予以退耕;还,就是在退耕地和荒山荒坡上还林还草;建,是加强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建设;调,就是调整林业结构;转,是转变发展战略、转变农业增收方式;促,就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了实现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的目标,吴起县坚持禁牧“一票否决”制度不动摇,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春秋两季造林完成后,县上采取“以户自查、农户互查、村组初查、乡镇排查、县上抽查”的“五查”方法,对苗木不合格、栽植不规范的乡村,及时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在政策兑现时,实行“三榜”公示制度,通过“一卡通”直接兑现给农户。

  绿满山川粮满仓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吴起县退耕还林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72.9%;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997年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0.5万吨以下;年降雨量由1997年的478.3毫米增至582毫米。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吴起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林、牧产业比例由1997年的60:34:6调整为目前的5.2:73.9:20.9。以养羊为主的草畜业和以沙棘、山杏为主的林果业已形成规模,成为群众稳定的致富产业。

  “在退耕还林的带动下,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吴起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刘生亮说,2016年,吴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万元,是1997年的13倍;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6亿元。吴起县综合实力连续11年蝉联“陕西十强县”,先后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等称号。(陕西日报记者 艾永华)

主管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 联系方式:0911-8073015 技术支持:西安胜海软件有限公司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